在日前召开的科技中国论坛上,IDG的投资合伙人李建光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示,在投资网络过程中三个最为痛心的案例。“我最痛心的案例就是,搜狐的股票1块多钱的时候我们卖了;第二个是QQ在市值6000多万美元的时候我们卖了;第三个案例就是8848有机会上市,但当时由于决策失误,耽误了市场机会。”
不过,李建光也承认网络本来就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产业,而记者获悉,就在此前不久,IDG在即时通讯杀了个回马枪,再度投资了一家网络公司,并且在后者的营销策略上将采取与QQ完全不同的方式。如何跨越QQ用户高门槛?
1997年当QQ的小企鹅问世的时候,不止是IDG恐怕连马化腾自己也没有想到今天即时通讯领域的市场规模。由于即时通讯产品技术门槛低,而且随着市场的热启,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迄今为止,市场上至少已经出现了10款即时通讯软件运营使用商,除了QQ,微软的MSN外,各大门户网站,乃至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跻身这一竞争领域。
不过,对于即时通讯领域来讲,技术优劣,资金多寡从来不是决定胜负的惟一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即时通讯领域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气,“即时通讯软件最早就是几个以色列青年为了相互联系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软件,所以技术门槛并不高,关键在于有用户来用你的产品。”而QQ经过多年的耕耘,恰恰拥有最值钱的资源——用户。
实际上,拥有整个即时通讯市场7成市场规模的QQ已经为后来者造就了一个高用户门槛,就连新浪也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即时通讯产品。此前不久,传来新浪高价收购朗玛UC的消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新浪已经拥有亿万用户,但是在即时通讯产品上,考虑到用户习惯等问题,很难将自己原有的用户优势平滑过渡,仍然要通过购买朗码UC来获得零星用户。
“这个问题我也自己问自己很多遍。”IMU,数动时代(北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王定标这样表示,而他刚刚获得了IDG的风险投资再度成立了一家即时通讯网站。IMU认为如果能实现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就能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涉及到太多的利益,互连互通却一直是各个即时通讯软件商的雷区,尽管用户强烈呼吁,处于强势地位的即时通讯服务商并不愿意与其他即时通讯服务商互联互通,因为用户流失导致的结果将是对垄断局面的失控。”IMU公司的一位高层这样表示。
而有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即时通讯市场71.43%的用户认为,目前即时通讯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尚无法实现兼容,比如QQ、MSN用户之间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已经成为IMU公司的一个卖点,该公司表示自己的产品就可以实现与现有主流IM软件,如QQ和MSN的兼容。
目前已经有基础电信运营商表示出了对这一模式的巨大兴趣,网通旗下宽带门户网站天天在线就推出了基于上述模式的即时通讯产品“天天即时通”。同样,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平台互联星空也提供了类似兼容其他即时通讯产品的产品,对于那些希望介入即时通讯市场的后来者而言,兼容其他即时通讯产品是吸引用户平滑过渡的最佳选择。IDG出资挑战QQ
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QQ已经是即时通讯市场绝对的霸主,此前包括三大门户在内的诸多网络公司都希望能叫板QQ,但是从目前的战绩来看,除了网易泡泡外,新浪的“聊聊吧”和搜狐的“搜Q”都反响平平,尤其是在QQ重开用户免费注册后,“聊聊吧”、“搜Q”的在线用户和注册用户大多转投QQ。而对于中小网站来说更难奢望即时通讯市场。
IMU这种合纵连横的产业模式能否笑到最后,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在IMU叫板QQ的背后是IDG的大力支持。据说,IMU的产品还没有出来的时候,IDG就已经把钱打到了账上。而该公司的一位高层还向记者透露,目前IDG并没有在赢利上给他们施加过多的压力,相反IDG给出了大力的支持。就在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IDG的中国负责人周全意外的出现在媒体面前。
周全一直不愿透露这次投资IMU的具体投资金额,但是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直到明年上半年,IMU都不用为资金发愁,而对IMU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在2005年前,IMU进入主流即时通讯产品行列。
考虑到QQ已经在为上市路演做准备,IDG和IMU都很清楚,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