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赛博成为中关村来去匆匆的记忆;
今年,赛博理念将成为北京记忆中的符号吗?
2月8日,赛博数码生活广场打出广告,赫然写着:“黄金旺铺隆重招商”;至于“赛博数码生活广场”也被“惠新桥时尚商品市场”取代,只是隐藏在招商广告中新市场名称下的括号里。尽管从市场经营范围来看,一层、二层仍依稀可以看到原来赛博经营电脑、数码产品和手机的布局,但是,从市场名称到经营种类来看,人们不禁猜疑到:赛博理念在北京的尝试于2004年伊始,就将成为记忆中的符号了吗?
再度“变身”
数码广场变成综合市场?
去年6月12日,赛博撤出中关村,对此,赛博一再声称主要原因是其“百货化”的IT卖场经营理念与“中关村生态”固有消费习惯之间的不相适应; 8月12日,位于小营的赛博东山再起,“数码广场” “变身”为“数码生活广场”,赛博努力营造一种电脑、数码、手机(3C产品)销售模式,它更像一个超市,将数字科技融入生活;2004年2月8日,一则广告展示了赛博的再度“变身”,数码广场成了杂合服装鞋帽的综合市场。
取而代之的惠新桥时尚商品市场,除了一层、二层保留电脑、数码产品并增加家电之外,三楼经营男女服装,四楼是鞋类、箱包,五楼是日用百货、化妆品等,和高科技完全不沾边了。至此,赛博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蜕变。
那它还是赛博吗?
为了核实这个问题,记者拨打了广告中的招商热线,对方很快接起了电话,接线的先生说:“赛博数码生活广场就改名为惠新桥时尚商品市场,仍然由赛博集团经营。”对于需要预定摊位的商户,2月15日早上带着身份证和5000元认购金到赛博办理认购手续。他还透露,新的商品市场预计在3月中旬开业。
难道赛博真的就这样消失在北京的视野里了吗?
记者再次拨通了赛博华北区总经理屠文祥的手机,对于赛博广告招商的事情,他表示没有。记者再次追问:“赛博不是更名为惠新桥时尚商品市场了吗?”
“没有。那个是在楼上经营的,和赛博没有关系。”屠文祥说。同时,他表示,赛博数码生活广场的名称也“当然保留”。但是,招商热线和屠文祥留给记者的办公电话是同样的号码——51068888。
那么,赛博的“领地”以后就只是楼下两层吗?对此,屠文祥的回答令记者感到意外:“我们本来就只有两层,三层是鸿利多、四层是知识天地图书音像馆。” 抛却其他几层,剩下的赛博(一二两层)干巴巴地经营着些电脑和手机,当初描绘的先进的经营模式和所谓的“生活广场”、“增值服务”,不就是“扯淡”吗?
为了强调鸿利多和赛博没有任何关系,他在电话里否认了两家背后同为一个“大老板”,“它是和灿坤、国美一样的经营模式,和赛博没有关系”。但这确实是业界共知的事实,有媒体曾这样报道:“以代工、制造业起家的郭台铭不惜巨资投入赛博,并且在幕后运作鸿利多,其欲掌控国内IT终端卖场的野心已十分明显。” 屠文祥表示,鸿利多搬出了赛博。但据记者核实,目前市场内3~5层已空出,鸿利多实际上是由三层搬到了一层经营,规模不大。
也许屠文祥忘记了赛博当初东山再起时候的说辞,“重新开业的亚运村小营店是全新定义的数码生活广场,一楼、二楼是电脑品牌馆和数码馆,销售全系列的电脑、手机、数码产品;三楼引进鸿利多装机配件超市、四楼知识天地图书音像馆、五楼软件网络馆,配套中还有游戏体验中心、音乐影像DIY、网上数码冲印等更加人性化并贴近消费大众的设施,其产品线的组合完全不同于传统电子市场。”
当时宣传的赛博数码生活广场有13000平方米,突然缩水了3/5,到底是当初的宣传在欺骗商户和消费者,还是此时的托词太过言不由衷,总之,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