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说2006年是Intel的Core 2 Duo“扣肉”年的话,那么2007年将会是Intel的“廉价扣肉”年。作为Intel全新一代的处理器产品,Core 2 Duo处理器从2006年7月上市至今,与AMD同频率处理器相比其性能显得更为强劲,重新登上性能王者的宝座令到Intel终于摆脱了数年来不争气的NetBurst架构的恶梦,不断强劲的功耗性能比似乎也能让消费者所接受。
然而国内消费者并非都是热力追捧性能之流,对于广大主流(中低端)消费群体来说,功耗性能比的概念恐怕还是不及性价比的概念更加深入民心,特别是在实际的选购中,性价比这一标准还是多数消费者所遵循的原则。所以说虽然在性能上Core微架构的酷睿2处理器已经大幅度超越对手长达四年之久的K8架构,但目前售价高达13xx~14xx元的所谓入门级酷睿2 Core 2 Duo E4300/E6300双核处理器,根本无法与售价仅500元左右的65nm Athlon64 3600+ X2甚至是即将酝酿降价的Athlon64 4000+ X2相抗衡。

Core微架构产品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Intel急需一款性能强悍的、基于Core微架构的、更重要的是廉价的双核处理器,以彻底的攻占市场和有力的打击对手。而这一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了“Pentium(奔腾)”的身上。其实这一做法与显卡领域的产品线部署是一致的,在显卡领域,每一次新架构的更新都会带来大幅度性能的提升,然而真正占领市场的只是采用了新架构的中低端产品。Intel目前的做法也是一样,在今后的一两个月内,Intel就会推出基于Core微架构,而售价却在600元幅度的真正的入门级双核处理器,这个产品无疑是一颗极具竞争力的重型炸弹,Core微架构产品上市一周年后,Intel终于将战火烧到了中低端领域,这也意味着竞争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