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 在拆解的过程当中,也有讲到,作为超便携的机型,具备两条SO-DIMM内存插槽的机型并不多,大多数超便携的机型一般都会采用集成256M内存颗粒到主板,再预留一条SO-DIMM或是Micro-DIMM插槽给用户自行升级用。
[#img_20966_center#]
在主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计两条插槽
而X71却采用不集成内存颗粒的方式,在主板的正反两面分别设计两条插槽,把不容易拆解下来的也就是键盘低下的插槽占用,预留底部比较容易拆解出来的插槽来给用户升级。这样做当然有好也有坏,好就好在用户的扩展余地就更大,坏的方面就是占用键盘底下宝贵的空间资源,使局部结构复杂化。
光驱 与现在市面上其它超便携机型一样,腾龙X71也标配了Combo光驱,并且内置在纤巧的机身上。
[#img_20967_center#]
光驱采用12.5mm高度产品
因为在硬盘与主板以叠加的设计的基础下,机身已经很厚了,所以,光驱采用12.5mm高度也就理所当然。光驱采用的是松下的一款型号为UJDA750的Combo,这款刻录机支持24xCDRW,读盘与刻录的表现都还不错,在其它品牌机型里面,采用这款Combo的机型比较多,而且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
无线网卡 在腾龙X71的评测里面,没有着重提起其无线网卡,这里结合图片再补充一下。X71采用的是支持802.11B/G协议的网卡,所以支持更高传输率的无线网络环境:
[#img_20968_center#]
图为:Intel PRO/Wireless 2200BG无线网卡
网卡是来自于Intel迅驰II中将会使用的Intel PRO/Wireless 2200BG无线网卡,支持802.11B/G网络协议。
显示屏 腾龙X71的显示屏也是一大亮点,采用12寸的宽屏技术LCD,因为一些原因,显示屏没有进行再拆解,所以,对显示屏内的结构只能说是非常遗憾了。但从显示屏里面走出来的线,以及外观特点,对其内部硬件以及结构也可以大概地掌握:
[#img_20969_center#]
腾龙X71的显示屏也是一大亮点
在相对狭小的屏幕下边框里面,X71还把音响以及运行状态的指示灯放置在屏幕的下边框内。所以,从两边轴孔里面引出来的线除了屏与天线以外,还包括音响以及状态灯的数据连线。
散热系统
X71的散热系统中,处理器的散热比较简单,在技术以及设计上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改进之处。辅助散热方面,就是其相对宽松很多的主机内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当好的辅助散热的作用,这一点相对过厚的机身之缺点算是一个重要的弥补。在拆解过程里面也反复提到过的北桥芯片的散热算是一个特别之处,原因是在以往的机型里面非常少见。
CPU散热组件 处理器的散热组除了风扇还是风扇,采用传统的散热模块与风扇封装集于一体:
[#img_20970_center#]
处理器的散热组除了风扇还是风扇
处理器核心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模块转移到出风口的金属叶片上,风扇由机身底部的窗格抽入外部气流,经由金属叶片时发生热交换,从而把热量带出机身以外,这是最为普通,也最为传统的处理器散热方式了。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但就是占用空间大。
芯片组散热 北桥芯片这一散热设计,即节约了材料成本,又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个散热方案设计,局限性是底壳材质必须是金属合金才行,因为要利用到金属非常良好的导热性能:
[#img_20971_center#]
北桥芯片的散热设计
利用外壳金属良好的导热特性,将北桥芯片产生的热量转移到金属外壳上,然后由外壳自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热量的散发过程。
另外就是拆解过程里面也讲到过的,利用其宽松的机体内部空间气流导通性良好的特点,在底壳主要散热部件位置开上散热窗格,增加气流的流动性,依靠这一点把机体内部的热气流带出到机体以外,从而保证了机体内部良好的运行环境,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用户在使用时也会非常地舒适。
总结
从腾龙X71的结构特点,如果要说一个认识的话,最明显的就是,任何一个设计特点都是有理由的,没有绝对地好,也没有绝对地坏,关键看你是从哪一个角度去认识一个设计思想的。一个由各种不同组件组成起来的一台笔记本,相互制约,相辅相补,动一发而牵制全局,这一点必须清楚。所以,有的时候初一看上去觉得不好的地方,如果能结合周边组件特点,或整体的布局,其实不但可以发现其原因所在,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在认识一种设计特点时,不会以点盖面,反而会发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这一前提思想下,你再回过头去看一遍腾龙X71的结构设计的话,相信你会认识以及发现更多的特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