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Prescott正反面的真正面貌,采用Socket 478架构版本,在外观上与目前的Pentium 4是十分相似的,不过翻到底部就不一样了,112mm2的Die Size面积容纳了高达1亿2500万颗晶体管,比起AMD Barton的5000多万颗则足足是一倍以上,而这款Prescott算是第一版的版本,后续会推出Socket-T的LGA 775架构版本,而且也会推出采用同样的Prescott核心但是仅支持FSB 533MHz以及仅内建256K L2 Cache的新版Celeron。

Prescott 2.8GHz底部
咱们把Prescott拿来跟现有的Pentium 4 Northwood作些比较,外观上真的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只有透过底部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作区分,不过都同属于Pentium 4家族,这样的设计相信也可以理解,重点在于覆盖在上层的IHS外壳下的Die可是不同核心的呢!

Prescott(左)VS Northwood(右),正面的外观一模一样

Prescott(左)VS Northwood(右),底部略有不同,Vcore电压也不一样
除了外观上不容易辨识外,也可以透过IHS上面的OPN编号标示看出些端倪,Prescott的编号是80546,跟目前最新的P4 3.2G FSB 800的80532不同,而后面的072则是2.8GHz的频率代号,右边的088则是代表3.2G的版本,最后面的1M则是指Prescott内建1M L2 Cache,而咱们也可以看到右边的P4 3.2G是标示512,表示内建512K L2而已。
◆版本验证─1MB L2 Cache与SSE3指令集
透过最新版的CPU-Z 1.19b版的辨识,可以看到这款Prescott的真正运作时脉为2.8GHz、FSB 800MHz,并且内建了1M L2 Cache,还有支持除了MMX、SSE、SSE 2之外的最新SSE 3多媒体指令集,而Hyper-Threading技术当然是少不了的。
这款Prescott 2.8GHz是由200MHz*14.0=2800MHz所构成,从下面的侦测程序也可以证实其定地址是F-3-1,跟Northwood核心的F-2-9是不一样的(Pentium4 Extreme Edition版本为F-2-5),这可以从下面同样是CPU-Z 1.19b版的侦测中得知,而且制作工艺技术也不一样,Prescott是采用0.09微米的制作工艺,Northwood则是采用0.13微米制作工艺技术。

透过最新版CPU-Z 1.19b所侦测的Prescott 2.8GHz之相关数据

Pentium4 Northwood 3.2G FSB 800之相关资料
除了比对采用Northwood核心与Prescott核心的数据外,透过侦测的Cache数据选项就可以得知两者在内部管线是否有所不同,不过,从资料中看起来除了L2 Cache的容量大小不同外,事实上都没有什么差别。
看来光是从WCPUID以及CPU-Z这两套侦测软件是看不太出Prescott跟Northwood有多大的差别,如果只是制作工艺的改进以及L2 Cache Size的增加,似乎不太能够彰显出Prescott的优势,但是,制程的精进以及L2 Cache容量的增大能够增进多少的CPU实际效能呢?这一点恐怕得借助实测的方式了,下面咱们将仔细剖析Prescott的真实面貌。
◆考验主板的兼容性支持
在实测之前有个问题要考量,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兼容性支持度的问题,就目前的主板状况来看,即使硬件有支持,仍有许多厂商并未对Prescott作最佳化的设定与调校,所以,很有可能出现Prescott的实测成绩“相当不理想”的情况,在根据交互测试手边数十片i875P与i865系列的主板与Prescott相搭配的结果显示,跟对照用的Pentium4 Northwood 2.8GHz FSB 800版本的实测成绩差异,少则10%、多则差距20-30%,这样的差异相当大,难道这就是Prescott的真面目─Pentium 4“笑”能版?是作出来当笑话的啊?
相信Intel可不是大傻瓜,Prescott可是下一代的台式机系统CPU的主打,要是比现有的Pentium 4效能还要差,那肯定是不敢推出到市场上的,更何况刚刚我们才看到Prescott的架构内建了有SSE 3以及1M L2 Cache,虽然说SSE 3现在还没有软件或是应用程序有特别提出可支持(还没出,无法实测出SSE3的实际效能),但是照道理来说,1M L2 Cache应该也可以多少增加一些效能吧!基于这样的前提下,实际测试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所谓的实际测试则是以主板完全兼容与支持并调校完整的状态下,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这里列出两个出现的情况,假使主板是可开机的,那BIOS是否作过更新就会出现不同的辨识,如果是可开机但没有更新BIOS的情况下就是秀出Intel Pentium 4字样,如果已经作过修正,那就会出现正确的辨识Intel Prescott字样,当然,连开机都不行的版本就更不用说了,出现BIOS Error或是计算机一直哔哔叫的状况肯定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