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同步首映的时候,互联网搜索巨擘Google也正在酝酿着一场颠覆微软霸权的互联网业界的革命。
11月6日Google推出了一款免费软件,它使人们无须打开IE浏览器,在Windows工具栏可以显示出搜索框,就能利用Google进行搜索了。在输入搜索关键字后,输入结果与一个微型阅读器一起弹出,用户可以在微型阅读器中进入相关站点或者打开浏览器进入。除了Google的主要搜索外,这一搜索栏也能够被设置搜索Google其它语言网站、Google新闻、Google图象、Froogle等。此外还有选项可以找到股票报价、电影评论和词语定义及同义字。用户也可以自己定制站点进行搜索。
Google籍此款名为“Google Deskbar”的软件意在改变人们进入Google的路径,从而摆脱对IE的依赖。也许,这还只是Google革命的第一步。对Google而言,只有摆脱Windows和幕后的微软,才是最终的胜利。
回顾Google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Google作为硅谷精神的象征,正是循着一条黑客之路逐渐成长的。或许《黑客帝国》离我们还太远,而Google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令人仿佛能看到《黑客帝国》的某一天。
“入口玄关处还挂满了数百盏晚会用迷幻熔岩灯(lava lamps)。Google办公室里堆放着成箱的可乐和健身球,M&Ms巧克力随处可见,自助餐厅免费供应着午餐和晚餐,员工骑乘Segway电动滑板车或者Green Machine车往来于办公室之间,高智商的工程师们为了抓紧工作,甚至凌晨一点还在大嚼比萨外卖。”无论是Google的始创者Page和Brin,还是这些技术精英都是和Neo一样有着丰富情感和物质需求的普通人,更为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精神信仰执着追求,为寻找“和谐的数学位置”以及由此而创造的互联网世界的民主秩序而献身。
Google不但注重技术更新,更注重思想的延续性。如今,Page全力研发,Brin则严把道义。无论数字世界将发展到哪里,Google一直保持着这分“单纯”:简洁的界面和对“平等,民主”信条的坚守。两名哈佛调查员在报告中揭示,Google屏蔽掉了德国,法国,瑞士一些用户对某些有种族主义倾向内容的网站的链接;为了适合所有人观看,它滤掉了和性有关的英文搜索条目(英文以外的语言的过滤不尽成功);除此之外,还人为地封杀了一些“反科学”,“反道德”的相关链接。许多做法遭到不同利益团体和个人的指责,甚至由此招致法律诉讼。
《黑客帝国》把人们带入一个数字和程序的时空,探寻未来世界的人性内涵。“Neo”是“One”的字母重组,“The one”,圣经隐喻“救世主”,直译为“某人”。Neo是被Matrix制造出来的“1%”中“特殊”的一个,他被赋予了“消除一切不平”的精神元素,也有迷茫,困惑,抑郁和恐惧等诸多不安。可是当得知Trinity将为他战死时,Neo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爱”,当Neo走向去营救Trinity的那扇门时,那位头发花白的母体缔造者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Hope!"。与其说Neo是未来的救世主,不如说是最后一点人类灵性的希望。毁灭人性的Matrix,从另一个字面意思“矩阵”我们可以推测:它是源程序或是更多的程序矩阵的组合。数字世界里,不可能存在一个绝对终极,只有组合体,新或旧;数字世界里,物质化为乌有(更没有机器),一切都是幻觉,仅存精神,正义或邪恶。Matrix的“镜像”是以同化精神来实现的(在消灭任何一个异质的人类后,都会把他的躯壳变成统一的形象,即所谓的“再生特工”)。Neo同Matrix的对抗是精神的对抗。
同样,Google的一切行动无疑在向强权挑战,他们不愿成为下一个被“同化”的对象,命运永远掌握在Google人的手里。Schmidt甚至嘲笑了微软制作网络浏览器的计划“欢迎到Google的网页上做广告!”Google将为捍卫生存而战。早在今年8月底加州圣荷西召开的搜寻引擎会议中,Brin就暗示了Google的售股事宜,现在具体的上市方案将使IPO纪录提高到250亿美元。微软收购Google的意向性接触遭到了断然拒绝,人们有理由担心,微软某一天发布的"Wingoogle",可以称之为“Windows里的Google”或者“羽翼下的Google”,无论是哪一个,都将削弱Google富于民主的精神和快速、可靠搜索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