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Core微架构
06年6月,Intel全球发布了举世瞩目的Conroe处理器,声称其性能提高40%,而功耗则降低40%。凭借Conroe核心的强悍性能,Intel再次压回性能之王的宝座。那么,Conroe核心与之前的奔腾D有什么区别呢,是什么令Conroe彻底告别了高频低能的尴尬局面呢。答案就是Conroe所采用的Core微架构了。

关键词:Core微架构
Intel在2006年3月发布了Core微架构,与NetBurst架构不同,Core微架构综合了Pentium M(Banias、Tualatin等)和Netburst的优点。为了解决NetBurst架构下,频率与功耗的矛盾,Core微架构设计了14级的指令执行流水线,更短的流水线可以让指令的处理速度更快。
另外,Core微架构改进了编码器和算术逻辑单元,加强了指令的处理能力。此外,Core微架构拥有和Yonah一样的共享二级缓存,通过内部的Shared Bus Router共用L2 Cache脱离了对系统总线的依赖。共享智能缓存的设计也使得功耗和性能之间达到很好的平衡。而高级数字媒体增强功能是Intel Core微架构里对SSE指令集的改进,使得Core微架构能处理128bit指令,令其在处理SSE指令集的数据或是多媒体操作时,会有更明显的提高效率。
凭借优良的Core微架构,Conroe系列在性能方面的表现非常抢眼,成为新一代的双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