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486DX33
33MHz是什么概念?对于如今已经见惯GHz级别CPU的网友而言,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然而对于当时的DOS应用程序而言,33MHz还的确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过依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时出现的DOS4GW接口令多媒体应用概念逐渐兴起,再加上内存价格终于破冰而降,因此大胆的软件设计者开始对CPU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就连Windows 95也在若干年后将486DX66作为最低运行标准,可见486DX33处理器的综合性能正好无法满足下一代应用的需求,此时超频变得极为迫切。
事实上,486DX33可谓是DIY的开始,也是超频概念的起点。在这款处理器之前,基本不存在倍频的概念,而且主板甚至无法支持CPU频率调整,大部分主板也不具备CPU升级空间。然而我们必须感谢当年的主板厂商,正是海洋、华硕、金鹰等厂商,帮助我们实现了超频。在这些顶级486主板上,我们看到了最原始的跳线,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486DX33“升级”成DX50甚至DX66,此时性能提升幅度是惊人的,因为主频几乎加倍。
超频指数:★★★★★
经典指数:★★★★☆
性价指数:★★★
Pentium 75MHz
在Intel的发展历史中,第一代Pentium绝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这一品牌甚至沿用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尽管第一代Pentium 60的综合表现很一般,甚至不比486DX66强多少,但是当主频优势体现出来之后,此时所表现出来的威力令人震惊。不过让我们看看当年的价格:从Pentium 75到Pentium 150,价格差距达到四倍左右!
在DIY开始逐渐普及的年代,不少用户发现其实Intel在搭配这些CPU时都是统一的430FX/HX芯片组,既然芯片组没有区别,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其实CPU也是差不多呢?很快,主板厂商为了使得自己的产品有着更好的兼容性,普遍添加了跳线功能,可以决定CPU的外频是50MHz、60MHz或是66MHz,甚至还能支持1~2X倍频。
国内的一批玩家开始大胆尝试,当时很多人发现只要简单地调整一下倍频开关,CPU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下。将Pentium 75MHz(默认50MHz×1.5)超频到Pentium 100几乎有着百分百的成功率,有些甚至可以超频到120MHz和133MHz。事实上,由于这些CPU的起始频率很低,因此简单的超频就能大幅度提升性能。从发热量来看,当时的Intel的0.35微米工艺显然是已经彻底超越了极限,因此几乎每一款CPU在超频后都不会遇到发热量大幅度提升的尴尬。
超频指数:★★★★★
经典指数:★★★★★
性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