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罪:国产手机库存高压
国产手机市场的高速增长,让许多人看到了曙光,厂家开始扩大生产。由于国产手机缺少核心技术,厂家无法独立开发产品,于是大多数厂家选择贴牌生产来扩大产量。大肆的贴牌生产不但影响了手机质量,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库存量过大的问题。有数据显示,2003年国产手机的库存量高达2000万部,相当于国内年总需求量的1/4??1/3。
手机积压了可不像剩菜那么好处理
就市场而言,一定的库存可以避免出现产品脱销的情况,但是2000万之高的数量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手机是更新换代极快的产品,当新产品上市后,旧款手机价格必要大打折扣,厂家为了在短期内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只有大打价格战,使的本来就不高的国产手机利润一降再降。同时,利润的减少使得企业资金回笼少,造成资金链断裂,影响了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今年6月23号,南方高科就因一单2000万到期贷款无法偿还遭到湖南一地方法院查封,使得整个公司生产停滞,资金链顷刻断裂。像这种国产手机因为资金短缺而受冲击的事,此前还在熊猫、科健等知名厂家上演过。
厂家的盲目生产是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国外手机的全面反击、国际市场开拓不力以及营销渠道不通畅也使得这一现状雪上加霜。
三宗罪:厂家“份额”至上,经销商管理混乱
2002年,国产手机稳占市场,为保住自己的市场,各大厂家开始采取压货政策。所谓压货政策,就是每个月厂家都会给各地经销商规定一个任务量,经销商每个月要先将指定的货款打给厂家,不然就会被取消代理资格。
既是同门货,相煎何太急?
由于缺乏具体的市场调研,有些地区的实际需求与厂家指定的任务量并不一致。经销商在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为了保住代理资格,只能先打款过去,卖不完的产品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使他们承受着销售和库存的双重压力。
国产手机刚起步时,每个省只有一到两家代理商,大家平行发展各自的市场。然而2002年随着国内市场的空前火爆,不少行外人开始跃跃欲试进入手机行业,厂家自然是何乐而不为。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品牌在同一地区出现五、六个代理商的尴尬局面。为了抢占本来就不大的市场,同品牌间互打价格战,造成了渠道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