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已进入了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大规模普及即是其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丰厚的市场利润,各存储卡生产商丝毫未放松创新的脚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新的产品标准不断树立,速度更高、容量更大、功耗更低、体积更小的存储卡纷至沓来,如火如荼的销售场面在消费类数码市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遥想当年,存储卡作为笔记本的主存/辅存刚刚诞生之时就凭借其便捷的易用性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而今天数码相机和MP3播放器的方兴未艾则让它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存储卡作为目前市场上最新最“热”的概念和名词早已深入人心。
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这个不算庞大的存储卡家族吧!

CF:我存在,所以我快乐

相信大家对于CF(CompactFlash)卡不会陌生,这类产品是由SanDisk公司于1994年研制成功的,具有可永久保存数据、无需电源、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的诸多优点,存储容量从4MB到4GB次第排列,价格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存储卡。
CF卡基于ATA数据传输界面,具有优良的兼容特性,在内置控制器的帮助下可方便地联接到各种计算机系统,最高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MB/秒读和4MB/秒写,数据的传输和转换都相对快捷和方便。
从封装方式上来看,CF存储卡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两者均基于普通的50针接口设计,只不过在厚度上有所区别。Ⅱ型要比Ⅰ型厚2~3mm。
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层层挤压,SanDisk公司的工程师成功突破了一道道容量限制,CF卡的传输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2003年3月13日,该公司在CeBIT展会上成功推出了4GB CF卡,一举将存储容量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自从CF卡诞生以来,SanDisk公司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它的普及和推广,以柯达、佳能、尼康、奥林巴斯等数码影像巨头为基础逐渐形成了CF卡标准组织,目前的成员总数早已超越了250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厂商。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上支持该类存储卡的数码设备已高达一千多种,CompactFlash从最初的茁壮小苗长成了今日的参天大树,并且枝繁叶茂,在IT硬件产业中根深蒂固,前途似乎不可限量。
但不容否认,CF卡的发展危机早已初露端倪。千篇一律的50针接口对于硕大的高端数码相机来说并不能造成明显的使用困难,但随着时尚数码相机“瘦身运动”的一次次冲击,3.3mm-5mm厚的CF卡业已显出累赘和臃肿,更何况它的传输速度要明显落后于后起之秀,这些都决定了这种存储介质未来不再平坦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