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将成为中国网站的新闻年?
新浪、搜狐和网易这三大门户网站在2004年的头几天的精彩表现,以极强势的态度展示网络媒体对新闻的强烈参与欲望和势在必得的念头。
元月5日晚,新浪在北京国安剧院举行了“新浪2003年度十大新闻”的颁奖仪式。出席这个仪式包括国内大量主流媒体的总编、主编,经济界的名人和一些明星。
就在这个仪式前几天,做为平面主流媒体的《南方周末》刚刚把“年度华文媒体”的称号授予了新浪网,并称:
“在多事之秋的2003年,网络媒体逐渐显示出自己的威力……网络民意的热情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传统媒体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从而推动了事态的良性发展。
……更大的贡献,在于其海量新闻信息,它的新闻,快速、全面、集中,每天发布的即时新闻,高达8000多条,正深刻改变着中国新闻业的传播形态。”
这种来自既是内容上的合作伙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广告收入上的竞争对手的评价,无疑为新浪把自己定位于媒体,并且是主流媒体找到了根据。更重要的是,这种称号的获得本身就是一种对网站强调自身媒体身份的一种肯定意见。
元月6日上午,网易宣布其主页改版的发布会上,久未出现的中国首富丁磊亮相并发表讲话。此次网易改版的幅度比较大,从改版的内容来看,网易新首页突出了其优势的互联网服务产品,但也明显加强了网易向来比较弱的内容建设。
而6日下午到晚上,搜狐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的“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暨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活动规格之高,名人之多在三大门户中独占鳌头。这和搜狐2003年在新闻业务上的投入之多、变化之大也十分相称。
如果仅仅为了展示2003年新闻业务方面的成绩,三大门户的活动似乎还至于如此的高规格、高投入。事实上,三大门户几乎在24小时之内各自进行自己在新闻业务方面的“形象展示”,更多的是为发出2004年网站新闻之间的战争宣言。而这种竞争的规模之大、方式之新本身亦将促进中国网络媒体在内容提供上的一次跃进。
2003年的新变化
在三大门户今年天花乱坠宝雨纷飞的“新闻誓师会”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明显的变化。
“十大新闻评选”对三大门户来说早就不是新做法,但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那几个年头里,三大门户年底的十大新闻颁奖活动受到的冷遇。那时候,请到有分量的出席嘉宾固然难,得奖人物也罕会光临。
但在今年,仅仅在搜狐的颁奖会上,参与峰会讨论的就不仅仅有凤凰卫视的刘长乐这样的媒体巨头;也有经济学家茅于轼、郎咸平这样的学术大腕。而新希望的刘永好、创维的黄宏生、娃哈哈的宗庆后这样的民营企业顶级人物,和文化名人余秋雨、冯小刚,乃至明星如姜文、曾志伟、徐静蕾等都纷纷到场领奖。被荣誉包围着的名人们都是现实的,他们来捧场,至少可以说明:相当的社会精英阶层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充分认同。
其次,从评选项目的设置和评选的方式来看,网络媒体显出了某种更宽广的眼光。新浪在传统的“十大国际、国内、财经、体育新闻”外,设立了数目相当多的文化和娱乐类奖项,表现了网络媒体在文化娱乐传播领域的关注;而搜狐的奖项设置甚或超过了“新闻”概念,它设置的“推动中国进步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新民营企业领袖”等奖项,将孙大午和孙志刚的父亲请到现场等举动,表现了对中国的时政、民情乃至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等报道领域的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强烈参与意识,显出了较高的格调和眼光,这都是以前的网站新闻评选中未曾见到的。而在评选方式的设置上,也从较单一的网民投票,改为建立由专家成立评委会和网民投票相结合。这种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尽可能的“权威”、“大气”的做法,或许正是网站对自身公信力不足的一种反思和弥补。
最后,在参与者人数上门户网站赢得了某种成功或信任,千万次级别的点击率和十万次级别的参与率,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平面媒体都难以做到的。这种参与者的广泛与海量,是网站做为一个新闻平台的信心来源,从更深的层面上,更广泛的传播本身意味着公众的知情权利和反馈得到放大或者保护。
所谓新闻,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吧
在不到24小时之内,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的掌门人都很高调的阐述了自己的新闻理想。这种阐述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网站对自身是否是媒体,或者是主流媒体的一种强烈的在意。
记者专访了搜狐的CEO张朝阳。当问到他为何今天频繁的使用“我们做为主流媒体”的判断句式时,张朝阳称自己的判断来自于“如果你的声音能得到大众的认可的话,你就是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你就是主流(媒体)。”
但随即他又表示:“从我们的访问量是我们确实是主流媒体了。如果不用主流媒体这个判断,我们起码是一个主流的发布平台。但事实上在对巨大的来自合作伙伴的内容进行发布之前,我们就已经经过编辑和筛选,这就必然已经带上了我们的观点。这是均衡的波经过调制后发出的新声音,从这个角度上我们确实是媒体”。
事实上他也显然认识到,“媒体”和“发布平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他试图从“新闻就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这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来淡化现在还很难完善的一种解释。
对于目前网络媒体所登载的内容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平面合作媒体的现状,张朝阳花了很大的力气解释自己的想法,“网络媒体在2003年与以前不同的是从更多角度和更深的层次参与了社会生活,逐渐成为一个主流的媒体。这种主流的地位就决定它必须开始具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去年我们努力要做到的做‘有观点的媒体’或者是‘有公信力的、受人尊重的媒体’”。
张朝阳很有感触的说:“最开始的网络新闻的是一种大量的海量的传播,我们那时候开始,直到现在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别人做好的东西我们也会大量的拿来再传播。但我们现在开始做的是要有观点,我们开始的‘视线’‘星空’等栏目,开始表现搜狐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是我们开始超越自己的一种努力。”。
他最后解释了自己这种追求的动因:“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全面的社会进步。因此,社会现代意识的普遍启蒙和人文关怀就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上来。媒体要负起责任来。所以我们的报道就会强调“人本、思辨和新锐”。
新浪的CEO汪延已经开始以“一个新闻人”自称。他在当晚的开场白就是“作为新闻人,我们用新闻的方式观察、记录、评述历史的每一瞬间。”在他的眼中,“中国商业网站和传统媒体一样,肩负着向中国以及和全世界真实、迅速、深刻地传播新闻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而新浪总编辑陈彤甚至已经超越张朝阳“至少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的说法,他认为“网络媒体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信息整合平台”的概念范畴,除了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之外,网络媒体应该担负起“发民声、达民情”的责任。网络媒体要让普通人的声音能够被社会听到并得到关注,要秉承公正性、合理性、建设性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丁磊的表述则相对低调很多,他仅称:“与搜狐、新浪比,网易的新闻不是强项,但我们一直在改进。网易目前招聘了大量新闻人才,并正建立中国互联网业内最大规模的新闻中心,有200多人,今年四五月份估计能达到较好的运转状态。”
三大门户网站的负责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表述了同一种声音:做为媒体被承认和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集中、直白的表述可以被看做愿望,而网络媒体是第一次如此集中的表现自己成为主流媒体的这种愿望,仅仅是这种表达可能就意味着做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在谋求一种本质上的变化。
主流媒体和主要业务
即是从传播平台这个意义上看,拥有数千万受众的网络媒体就已经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如果不善加引导,其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张朝阳说:“过去,我们从靠刚刚大学毕业的,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去ctrl+c和CTRL+v一些内容是非常危险的。”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们现在每天承载着2.5亿的页面流量,这种巨大的流量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巨大压力,几乎是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我们每天要把世界上发生的这么多的事情有选择、有观点的推到亿万人的面前,这种责任是很重的。”
搜狐的财经总监方刚也说到“我们对自己的力量感到震惊和畏惧,我们时刻都害怕这种力量哪怕被分毫的滥用就会伤害到无辜的人”。
国家政策层面的谨慎也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站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第七条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
如果按照这条规定执行,搜狐、新浪等网站中自行采写和发布新闻的做法都是违规之举。
而2003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全国统一换发记者证的通知》中亦明文规定:“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网站采编人员暂不发放新闻记者证。”
两条规定反映了一种情况,而这种情况已经在网站采编人员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个有政府背景的新闻网站的记者这样写道:“为了改变“转贴新闻”的尴尬地位,我们经常自己主动扎进去采访一些政府活动,还常常被轰出来,就因为我们是网站的记者。我曾经在市“两会”的台上因为拍摄市委书记被警卫从台上连人带机器揪走(因为我没有红证),而所有在台上的记者,没有一个是网站的,连新华网的记者都不准上去。”
由此可见,三大门户这样的综合商业网站从事新闻业务,特别是自采自编的新闻业务在国家政策层面是尚未完全合法化的,这是一个随时可能发生违规风险的“模糊地带”。这恐怕是三大门户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可能来自于三大门户过于浓郁的商业气息。一个网民在7日这样写道:“网站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向来不如传统媒体,而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为了经济利益网站什么都敢做),新闻如何成为网站赚钱的手段,我一直不太看好,我想那不过是拉大旗罢了,即所谓‘新闻搭台,经济唱戏’”。
这种看法可能代表了相当一批人的观点。从出身上说,三大门户都是从商业网站而非媒体起家的,时至今日更发展为一种搭载包括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多重商业服务的复合体,其媒体属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十分模糊。在2003年前三季度里,新浪、搜狐、网易的收入中仍以短信业务为第一大宗,而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则分别占35.8%、39.6%和18.6%。
张朝阳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我们不仅仅是媒体,我们还有电子商务和无线增值等其它业务。媒体收入从网络广告上占到30%多的比例。但这种收入又不能仅仅从这个数字上来看,很多人到搜狐来是看新闻的,看新闻之后他也许就会发现我们还有其它的业务,就会买我们的东西。因此从综合贡献上来说,我们网络媒体平台的贡献可能要达到60%以上。来看你的人多了,你的其它业务才可能开展。”
在这种多重业务并存的情况下,网站必须证明自己不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为自己的其它业务争取利益,或至少在不传播的公信力的情况下争取利益。而这一点恰恰是很难于证明的。
在中国,虽然媒体已经开始直面市场竞争,但其属性仍属于“事业单位”,在另一种划分方面上,媒体属于上层建筑和维护公众知情权的社会公器。因此,靠一个企业来经营一个媒体,而这个媒体要长远的发展就要关怀它的受众的长远的利益。当企业短期的发展目标和媒体经营长期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是更多考虑到读者、社会还是商业利益,是不去报道或者故意去报道,这是世界上任何的媒体都会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而网络媒体所遇到的是更加尖锐和直接的矛盾。命悬NASDAQ股价的巨大压力的三大门户网站如果不超越这个悖论,终究无法走上主流媒体这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