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张上网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猫腻,这是许多人意料不到的。但这已使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且敬而远之。可见,只顾一时的短期投机行为对于商家而言只是一种短视行为。同时,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只会加速上网卡市场进一步走向没落。
晃晃悠悠,国庆七天长假终于在各方关注下落下帷幕。对于在家的朋友们而言,虽不能出外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但好好地利用长假休息“充电”或上上网冲冲浪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休假方式。
看看报纸,各种有关打折上网卡的新闻频频见于报端。不仅上网卡的价格越来越低,各种促销的方式更是不断翻新,“低价销售”、“免费试用”等优惠模式充斥市场。
但是,与之相随的却是媒体不断曝光用户误入打折上网卡“陷阱”导致话费激增的报道以及ISP服务商自曝打折黑幕的新闻。难道,上网卡真的已如明日黄花毫无生气可言?而低价打折隐藏的价格“陷阱”是否会让已显颓势的上网卡市场进一步走向没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索。
上网卡背后隐藏的诸多猫腻已使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且敬而远之。
各种优惠打折的上网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看看路边报亭低至一、二折的上网卡,甚至是到超市购物被商家赠予的免费上网卡……虽然商家的促销不遗余力,但消费者的反映却少了一些应该有的兴奋。因为,低价打折背后隐藏的价格“陷阱”已让消费者心有余悸。
综合各家媒体报道,当前,打折上网卡隐藏的猫腻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
猫腻一:注明免费赠送,但规定只能在特定时段。例如凌晨或者上午才能使用,而在其他时段上网就必须缴纳上网费,从电话费中扣除,但用户往往一不小心就超出了特定时段。
猫腻二:免费上网卡的面值在使用完的情况下,未向用户做任何提示,却仍可继续使用,不过就再也不是免费性质了,而是按3.6元/小时的上网费用收取,待用户缴纳电话费时才发现费用暴涨。
猫腻三:一些上网卡表明为“免费100小时上网卡”,可背面的使用须知却另有文章:“自第一次成功使用之后的连续100个小时里能享受免费上网”,就是说,用户必须从第一次上网时起就不间断地上网100个小时才能完全享受免费上网,而超过免费期后,用户继续使用的话,不论再上网多少时间,都将被转为包月付费用户。
猫腻四:一些低价上网卡实际上是可以异地上网的“漫游卡”,以“漫游卡”通常费率计费的话,上网时间就必然大大缩水了。按本地费率计算可上网30小时,而按照“漫游卡”费率计算,上网时间却只有15个小时左右。
猫腻五:把临近到期还未售出的余卡进行重新“包装”出售。因此,即使上网卡再便宜,但仅使用不久就过期了。
利益使然是ISP频频不良出招的关键所在。
是什么造成上网卡市场如此混乱的局面?究其缘由,还是“利”字作怪。
在宽带业务迅猛发展的态势下,上网卡大有淡出市场之势。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800万。而在所有网民中,拨号上网用户仍是主体,达到4501万。
如果以每月每人拨号上网费30元计算,每月至少形成13亿元以上的市场容量。由此可见,拨号上网市场依然有潜力可挖。
同时,可观的利润空间更是各ISP商家不遗余力打折倾销上网卡的根源所在。据行内人士透露,普通上网卡打折到每小时7毛钱,仍有利润空间接。因为,ISP租用中继线费用、电信代收费等所有费用加在一起,平均成本不过0.5元/小时左右,用户缴纳的却是3.6元/小时。因此,利益使然也就使得不法商家试图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
只顾一时的短期投机行为对于商家而言,只是一种短视行为。同时,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只会加速上网卡市场进一步走向没落。
当前上网卡的处境正所谓是“前有豺狼,后有饿虎”。我们对此不能不心存隐忧。
日益强大的宽带正以速度优势吞噬着上网卡市场。而部分商家所采用带欺骗性的市场操作手法将导致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损害正常商家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道德失范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消费者若发现上了当受了骗,就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对拨号上网方式敬而远之,转而使用虽然费用较高、但明码标价的宽带等其它方式。
因此,在这块已被宽带减过肥的市场上,ISP们短视甚至彻底无视规则的行为只会令整个上网卡市场更加混乱,并为市场发展埋下隐患。
虽然上网卡将慢慢淡出竞争已毋庸置疑,但不管怎样,经历了泡沫经济剧烈阵痛的互联网市场需要的是理智的商业行为而非见钱眼开、不择手段。因此,对于这种不规范的市场操作行为,我们应提高重视并予以规范。
毕竟,随着宽带上网成本的降低和上网卡消费群的减少,上网卡还能走多远谁也无法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