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华尔街日报》11日报导,中国正考虑提出新政策,为高度竞争的移动电话产业设限,减少国内厂商向外采购数量,以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的问题。此举可能会使一些中国手机制造商退出市场,甚至影响一些台湾和韩国手机厂的业务。
中国手机制造商常直接向国外厂商采购,再贴上本身品牌在本地市场销售,这种常见的业务模式已对使得总体手机库存激增至4个月用量,手机厂商不得不削价出清。中国信息产业部日前表示,可能会对此业务模式设限,相关厂商也在密切观察官方的动作。
目前有12家国际大厂竞逐中国手机市场,过去两年,中国厂商在政府的支持下,即使缺乏技术革新,仍抢攻了过半市场,因此外商应很高兴看到政策的调整。
摩托罗拉发言人Mary Lamb表示:“这是个好消息。我们在中国投入巨资,业务横跨制造设计、基础设施和设备等,目前手机市场的现象确实令人忧心。”
过去3年来,信息产业部批准25家中国电子和消费产品制造商进入手机销售市场。在缺乏外商技术专业能力的情况下,许多公司都以进口方式向韩国和台湾等地取得货源。
信息产业部对进口做出多大程度的设限,目前仍不清楚。上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表示:“我们会以渐进方式降低手机的进口数量。”不过,本周同一部门另一高姓官员则澄清,该单位目前没有任何计划,王秉科的谈话是非正式性的。
中国手机制造大厂TCL集团一位发言人指出:“如果信息产业部真的执行此政策,市场的竞争将会降低。”TCL约有10%手机自国外采购再以自有品牌销售。发言人表示,公司今年计划生产950万支手机,希望在年底之前不再向外进口。
中国最大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也相当依赖贴牌产品,但公司一位发言人也表示,联想正致力提升手机设计的技术,自6月以来已发表11款自行研发的机型。
限制进口也可能会损及韩国Sewon和台湾仁宝电子的业务。
中国手机市场进行一番优胜劣汰恐难避免,多家中国手机制造商为求存活,正寻求与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欧美大厂结盟,以取得先进技术。双方的合作模式通常是由外商提供芯片组,而中国厂商则负责设计使用者界面软件和外壳。台北McKinsey & Co.通讯产业顾问Sarena Lin表示:“谁具有设计能力,特别是高阶产品,谁就可带动市场进行整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