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ages/blank_pingpu_r7_c22.jpg) |
时间 |
![](../../images/blank_pingpu_r7_c22.jpg) |
2004-08-09 19:31:38 |
![](../../images/blank_pingpu_r7_c22.jpg) |
作者 |
![](../../images/blank_pingpu_r7_c22.jpg) |
王莉 |
![](../../images/blank_pingpu_r7_c22.jpg) |
![](../../images/blank_pingpu_r6_c22.jpg) |
![](../../images/blank_pingpu_r6_c22.jpg) |
有资料表明,日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10年来首次呈现了贸易顺差,其经济复苏被认为是在维护世界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来西亚成立了新的政府内阁;越南于2003年底第一次成为援助联合国的捐款国;中国的经济以9%(非官方数字为12%)的速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蜂窝电话用户有3亿多,2003年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高科技产品仍有15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口产品中20%为技术产品,中国被定性为技术发展国家。
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之活跃将刺激更加旺盛的市场投资。在今年的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亚太区合作伙伴年会上,原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副局长陈如明专门就中国现有的卫星市场潜力以及今后的发展战略做了详尽的陈述。
陈如明认为,在新的地面无线移动业务、先进的LEO/MEO/MHEO/HEO/GEO轨道卫星系统和互联网领域,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市场机遇。尽管开发新的卫星业务及应用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将可利用的政策和管理规定相结合,这些困难应该、也能够逐步得到解决,尤其是对BSS/DBS、RNSS和新的LEO/MEO/MHEO/HEO卫星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其前景是光明的。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已超过2亿,比1985年增加了500倍。卫星网络超过158个,双向地球站超过13500个,单向地球站超过43000个,16颗卫星在轨,向国际电联(ITU)申报167个卫星网络和92个轨位,5家卫星经营公司有11颗GEO卫星,418个转发器(C频段265个,Ku频段153个),私营卫星网络超过80个,全国卫星干线话路大于70000路,国际干线卫星话路大于15000路,卫星电视频道大于50个,卫星广播节目大于80套。到2003年底,固定和移动网络用户在世界排名第一,移动用户月平均增加500万户,移动用户总数达到2.69亿,但拥有率仍仅为20.8%。互联网用户数超过7800万,在世界排名第二,输入输出带宽20G,WEB网站超过50万个,最近几年的增长率高于200%。
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据预测,2004年移动用户的增长将仍高于6000万,预计2005年或稍后固定、移动和互联网用户数将会名列世界第一,卫星通信业务(包括音频和视频广播、LBS型定位、多媒体交互、企业网、农村和边远地区通信)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将对中国越来越重要。
不过目前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尚缺乏。
陈如明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看法:
1、加强卫星业务的开发、卫星应用,包括3代MSS、BSS (含DAB、DTH、DBS)和DVB-IP以及GPS、卫星发射和航天器制造等,加强卫星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农村地区的VSAT通信。
2、充分利用WRC-2000/2003会议上中国在BSS卫星轨位/频谱规划和RNSS频谱规划方面取得的重要而有价值的成果,力争在下一次召开CPM和WRC-X会议之前大力促进工作的落实。
3、增强卫星上规模的运做能力,实现业务和经营的综合效能。尽管中国进入WTO后,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已实现了卫星公司集团化,但提高我国轨道和频谱的使用效率仍然显得极为重要。
4、吸取全球个人移动通信卫星(GMPCS)的教训,处理好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之间的关系,与地面业务紧密结合,包括处理好地面BWFA和卫星宽带接入的频率规划和多层覆盖的综合问题。
5、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要有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政策、财政投资、3S(SRS、GPS、GIS)和宽带卫星的广泛使用。
6、标准化工作、国家主权和政策规划问题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进行多边协调,包括3G的卫星移动业务标准、卫星轨道/频谱的规划、干扰协调研究和先进的无线电管理及无线电监测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