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意见反馈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产品 导购 新闻 商城 商情 二手 Ineternet服务 论坛
 
 
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手机|外设|无线网络|全部产品  
 
首页 服务资讯 专家导购 技术应用 MYPRICE推荐 服务导航 工具箱 资料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NTERNET服务 > 专家导购 > 正文              查看全部专家导购文章
域名查询
最热门服务提供商
带宽测量器
主机服务搜索
INTERNET主机服务
INTERNET接入服务
 
 
 
 
资料库 常见问题解答
其他产品 本周推荐
 
 
  联系本站
 

 
光网络:走向智能 走向分组
时间  2004-08-09 18:22:49 作者  李韬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2004光网络研讨会侧记

  “光通信复苏已经为时不远。”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技术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成良信心十足地说。在6月8日~9日由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举办的2004光网络研讨会上,张成良表示,目前,光通信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阶段,整个光网络行业正在渐入佳境(光纤行业除外),光器件、光纤接入也有了起色。虽然光网络市场不太可能重复2000年飞速发展的情景,但“小步快跑,从从容容”还是很可能的。

  ASON提升光网络智能

  ASON(智能光网络)是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智能光网络能直接提供按需服务,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改变,通过公共的控制平面加速服务,根据网络和相关服务的需要改变网络规模,提供各种服务等级和保护机制。

  智能光网络提供的连接类型包括交换式连接、永久连接和软永久连接三种。交换式连接是指用户的连接(包括用户网络与智能光网络之间的连接和跨智能光网络内部的连接)都是由控制平面利用信令方式来建立的连接;而永久连接是指用户的连接完全是由网络管理系统控制传送平面上的网元进而建立的连接;软永久连接则是指用户连接部分由控制平面实现的部分改由管理平面实现的连接,就是用户网络与智能光网络之间的连接由管理平面实现,而在智能光网络内部的连接还是由控制平面来实现的连接。智能光网络的本质就是将传统的永久连接改造成为软永久连接甚至交换式连接。

  ASON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其组网应用的动态、灵活、高效和智能方面。支持多粒度、多层次的智能,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是ASON的核心特征。ASON能够为运营商在提供一定的网络保护的情况下,对宽带进行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同时对无效带宽资源进行释放。ASON能够改变目前SDH网上大量人工配置资源可能导致的网络资源闲置甚至遗失的问题,从根本上讲ASON有效地降低了运营商的运行成本。

  当然,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会面临许多困难,ASON同样也不例外。标准化进程是一大困难,必须保证不同厂商实现互操作,标准化内容涉及多,包括信令、路由、自动发现、LMP 等各种协议,进度不尽如人意;而且光网络处于相对低潮,制造商是否有足够财力加速该进程发展也是问题。

  不断前进的MSTP

  MSTP多业务平台是基础传输网络顺应业务网发展需求而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概念,融合了ITU-T及其他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多种关键技术。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其核心处理仍然是基于SDH VC通道的。

  在本次会上,络明网络基于RPR的MSTP多业务平台解决方案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据络明网络市场经理苏贤刚介绍,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概念源于空分复用协议(SRP),是一种独立于物理层的MAC层技术,它是具有运营级特征的共享介质环访问控制协议,主要面向数据业务的传送优化设计,适合于分组业务占主导、TDM业务为辅的应用环境。运用该技术的组网概念自2001年被提出后,备受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3年的发展,RPR技术现在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上逐步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2003年7月,RPR标准草案在IEEE 802.17工作组顺利通过,标志着RPR技术在协议内容上已经定型。这为大规模研制、生产支持RPR协议的芯片做好了准备。RPR技术可以保障网络保护倒换时间低于50毫秒,其将以太网、TDM、视频、波长服务综合于一个强大的城域网平台上。该平台可以通过简化网络,单一化管理,强大的可扩展性及降低成本等方法来提高网络的效率。

  当然,RPR技术并不能解决网络内的所有问题。尤其是目前的RPR技术只能用于环状网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基于分组的光网络技术的推广。使分组光网能更灵活更多样地被应用,是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光网络厂商所努力的方向。MSTP所期望的功能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应用。

  目前,就整个光网络市场而言,虽然新技术不断地出现,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还比较慢。如何在建网时更多地使用新技术,如何保证网络可平滑升级,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各大运营商的面前,它们会不会再度盲目跟上?幸好,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经历了2000年前的泡沫及其后的飞速发展后,光网络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评论 推荐 关闭  
 
   
  • 欧盟鼓励成员国大力推广电源线宽带接入服务
  • 智能光网络
  • 体验面对面的网络视频通讯
  • 2005年宽带发展各方说法:ADSL仍将唱主角
  • 网民上网行为:用户上网目的
  • 网民上网途径:用户上网方式
  •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邮件订阅 |

    京ICP证030062

    MyPr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果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给webmaster@mypri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