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灾备系统可以分为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和业务级容灾。数据容灾是基础和前提,只有保证数据能及时、完整地备份或复制到灾备中心,才能在灾难发生时及时恢复受灾业务。数据级容灾可以允许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数据量丢失,只要系统能够通过备份或复制的数据将系统恢复起来。数据容灾的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复制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等。应用级的容灾要求从应用层面上实现对系统容灾,要求对数据的丢失量为零,实现信息系统保持业务连续性、不间断服务,因而对系统的软、硬件的要求都比较高,是一种比较高的容灾方案。应用容灾包括灾难检测技术、系统迁移技术和系统恢复技术等。业务级容灾则对技术和其它方面的要求更高。本文针对数据级容灾介绍主流的灾备技术。
数据存储技术
灾难备份的一项主要技术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存储备份就是把数据从生产系统备份到存储备份系统中的存储介质的过程。因此,存储优化是提高灾难备份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比较通用的技术有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
NAS是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NAS服务器一般由存储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其上的文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NAS实现简单,建立方便,设备不依赖于操作系统,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分离,价格较低。SAN是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 SAN的硬件基础设施是光纤通道,由3部分构成:存储和备份设备(包括磁盘阵列和磁带库等)、光纤通道网络连接部件(包括交换机、HBA卡、光缆线、集线器、光纤通道与SCSI间的桥接器等)和应用管理软件(包括备份软件、存储资源管理软件、设备管理软件等)。SAN是一种特殊的高速网络,连接网络服务器和诸如大磁盘阵列或备份磁带库的存储设备,SAN不依赖于LAN,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数据服务。与NAS相比,SAN的成本较高。NAS、SAN的技术成熟、优缺点也很明显,不再赘述。
近来日趋发展的IP存储(storage over IP,SOW)技术,在IP网络中传输数据,使得服务器可以通过IP网络连接SCSI设备,将IP技术与SAN网络结合起来,使IP SAN可以和IP网络完全整合。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