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音箱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说没有一款音箱是十全十美的。要想买到一款中意的音箱,除了要了解自身的需求以外,还需要掌握音箱的技术标准,知道主流的音箱产品,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中挑选出合适的音箱。
音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首先,让我们看看究竟有哪些参数决定了一款多媒体音箱的性能,如此才能有的放矢,挑选适合自己的音箱。可以说,在购买的时候首先就要察看这些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灵敏度
灵敏度是衡量音箱效率的一个指标,它与音箱的音质音色无关。普通音箱的灵敏度一般在85dB~90dB(分贝)之间,高档音箱则在100dB以上。灵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为代价的,所以作为高保真音箱来讲,要保证音色的还原程度与再现能力就必须降低一些对灵敏度的要求。不过我们不能认为灵敏度高的音箱音质一定不好,而低灵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
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指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一般情况下,人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大约是20Hz~20k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幅度的变化信号,因此放大器要很好地完成音频信号的放大,就必须有足够宽的工作频带。我们把一个放大器在规定的功率下,在频率的高、低端增益分别下降0.707倍时两点之间的频带宽度称为该放大器的频响范围。比较优秀的放大器的频响范围一般在18Hz~20kHz之间。
信噪比
信噪比即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上。
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数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现在在多媒体音箱的购买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过分看重低频部分的频率下限。要知道在多媒体领域的音乐播放是以MP3、CD、游戏的效果音与背景音乐以及影片中的人声与环境音效为主的,这些声音主要以中高音为主,所以在挑选多媒体音箱中应该更看中它的中高音表现能力,而不是低音。如果您对澎湃滂沱的低音极为感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买个单独的低音炮吧,它的低音效果绝对比任何音箱都要好。
功率
功率分为标称功率和最大承受功率。标称功率就是我们常说的额定功率,它决定了音箱可以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长期稳定工作。最大承受功率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它决定了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强,宏观上的感觉就是声音的最大震撼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部影片在到达高潮部分时,经常会通过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来渲染当时的气氛,此时音箱发出的声强基本上都会超出音箱的标称功率,而超出的这个值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
通常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经常有把音乐功率标大的倾向,所以我们在选购多媒体音箱时应以额定功率为准,这才是音箱在大部分稳定工作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虽说音箱的功率是越大越好,但要适可而止,对于普通家庭用户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来说,2×30W的音箱已是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