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接口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而相对于显卡PCI-E和内存DDR2的接口来说,存储设备的SATA标准仿佛应用得更加迅猛,近年来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那么究竟什么是SATA、SATA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面对眼花缭乱的硬盘市场如何进行选择呢?笔者就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SATA产生原因及背景:
众所周知,从80年代开始,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设备互连标准就一直是IDE,也叫ATA接口。而随着计算机运行速度的飞速提高,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大,虽然传统的PATA硬盘的制造工艺也在进步,但是相对落后的PATA接口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SATA标准自然而然的扮演了更新换代的角色。
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用以区分现在的PATA(Parallel ATA)。它是在2001年制定的最初标准,2003年开始逐步推广实施的。简单的说,对用户而言,SATA安装使用设备更容易、传输速度更快、稳定性也更高。
SATA硬盘与 PATA硬盘物理接口的比较:
作为新的接口标准,SATA在硬件连接上确实有了很大改进,并且也成为了一大卖点。
图为SATA连接线和PATA连接线做的比较
以上是SATA连接线和PATA连接线做的比较,很明显,SATA数据连接线大约只有PATA数据线的十分之一宽,即使和笔者EPOX磐正主板附赠的改进型PATA线相比,也是占有了极大的优势。在连接长度上,SATA数据线提供最长1米的连接,也优于PATA的数据线。您可千万别小看这数据线,在您的安装设备的时候,SATA数据线将给您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对整个机箱布局和散热都有很大改进,您可以从此和又宽又硬的PATA线说bye-bye咯。
图为硬盘上接口的比较
这是硬盘上接口的比较,SATA设备的数据和电源接口都非常小而薄,而且取消了原先存储设备的针脚,取而代之的是金手指。并且SATA设备基于点对点传输接口,主从不需要跳针设定。当然,有利有弊,在连接上非常方便,但是笔者的SATA数据线接好后较松,感觉没有以前PATA的结实了。可能因为SATA设备电压标准的多样性,所以电源口有15个脚,原来的电源接口也就不能直接用在SATA设备上了,但是可以使用转接线。笔者的主板附赠了两组SATA电源及数据线,很方便,如果没有的话,可能还需另外破费了。
图为SATA电源线
SATA技术的详细优缺点:
1、 高速的外部接口传输速度
传统的PATA传输方式,虽然现在已经发展到ATA133规范,但是受传输方式的限制,性能的提高并不是很大,而且实际上已经接近并行传输传输的极限了。而串行SATA方式通过更好的数据校验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各种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目前的SATA 1.0规格理论值就达到150MB/s,未来的SATA 2.0/3.0更可提升到300以至600MB/s,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其实,现在厂商将SATA存储设备作为主打的桌面高端产品,基本上都配备了8M缓存、7200转甚至万转的性能,也大大提高了SATA硬盘的速度和稳定性。
2、方便的安装
首先SATA的连接线非常方便,这在之前就已经说明过了。
另外,SATA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持热插拔。虽然前一段时间,有人根据USB接口的原理,说IDE设备也可以热插拔,并且结果是成功的,但是SATA可是正宗官方支持啊。在serialata.org站点上,技术人员就把SATA和USB2.0以及IEEE1394做了比较,说SATA所能连接的设备没有另两者广泛,但是在连接存储设备时,成本、便利性和传输速度上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实际上,这个特性可以看成从SCSI设备上简化而来,给普通用户带来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再买昂贵的移动硬盘了,配合外置的SATA接口,完全可以用SATA硬盘作为外置存储设备(当然,前提是您不在乎体积和重量)。
3、现阶段缺点
首先,SATA接口需要硬件芯片的支持,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7和SiS964,如果主板南桥芯片不能直接支持的话,生产厂商便会选择第三方的芯片,比如笔者主板上的Silicon Image 3112A,这样也必然产生了一些硬件性能的差异,并且驱动程序也比较繁杂。
其次,因为SATA是新生事务,所以在使用第三方芯片支持的SATA设备安装系统会很繁琐。例如,装XP时,如果不修改XP安装源文件,使得自动加载SATA设备驱动的话,那么用户不得不使用软驱手动加载驱动,一般用户可能会觉得很不方便。
另外,SATA现在还可以说是一个初级标准,现在和PATA速度差异还不大,以后发展还会很迅猛,就如同USB1.1发展到USB2.0一样,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购买时应该做好充分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