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AMD(中国)公司成立。3天后,AMD(中国)总裁郭可尊女士激情昂扬地表示“我们一定要在中国成功”。
郭可尊的巨大勇气和信心不是空穴来风。截止到4月中下旬,北美市场上AMD桌面处理器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仅为47%。
面对一向没有放在眼里的同业者的突飞猛进,英特尔首次显出紧张忙乱。英特尔匆忙放弃“64位还很遥远”的观点,开始在今年第二季度在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32位处理器产品中扩展64位计算技术,并宣布取消第4代奔腾的研发计划。
转折点:64位的战争
在中国,AMD从DIY市场上成长起来。
由于性价比合理、稳定的超频性能,AMD吸引了大量家庭用户和学生消费群,在零售市场上拥有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50%。
一位长期从事DIY电脑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在DIY市场上AMD占有40%,而英特尔最多30%。 AMD公司的产品已经在个人消费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在英特尔一统天下的企业级市场上却少有建树。从1993年进入中国到现在,AMD只与柏安、大恒、超群等三线电脑品牌有合作。”
64位技术的问世给AMD带来了进军企业级市场的希望。
赶在英特尔之前,AMD率先推出首款台式机用处理器,低价并且全面兼容32位计算技术。除此之外,AMD在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增强病毒控制技术、超传输总线技术都有独到的技术优势。
为提高芯片的计算速度和运行效率,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AMD的研发投入达到总营业额的5%以上。目前,AMD的专利技术达到1159项而英特尔的不足1100项。
为迎接AMD挑战,英特尔匆匆上马64位,还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试用,完全赶上需要一个过程。AMD就是要利用这一过程,在业内形成64位技术标准,以打破英特尔的垄断。
而惠普、Sun、IBM、富士通、紫光、神州数码、夏新、厦华、京东方等英特尔阵营的铁杆PC厂商开始倒向AMD,64位芯片迅速推广到了服务器、笔记本等领域。
也许AMD现在的64位技术的产品还不够完善,但是这种在时间上抢得先机的做法的确给主流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AMD能够继续现在的势头,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在普通消费者中赢得良好的口碑,那么在商务领域中所能得到的订单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而英特尔之所以没有急于力推64位技术,倒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这关系到英特尔的未来战略。
英特尔认为64位运算只有高端、大型企业用户才需要,对于中小企业、个人电脑用户来说,32位架构就已经够用。因此,英特尔在策略上割裂32位和64位,以32位垄断低端,64位抢夺高端利润空间。
不久前英特尔还曾表示,市场还没有作好准备,64位计算广泛应用还需要三四年时间。
让英特尔始料不及的是,AMD的64位处理器却在市场受到追捧。AMD全面兼容32位的64位处理器打破了英特尔以安腾垄断64位市场的梦想。为此,英特尔不得不快速做出反应,推翻以前的策略路线,计划今年夏季推出兼容32位的64位处理器。
业界人士对此分析认为,英特尔的“这一策略让英特尔失去了在64位技术上的领导地位。”
双核CPU:英特尔无奈的余地
英特尔是绝对不允许有人试图染指他的霸主地位。
在64位上失去主动权的英特尔很快修改了2005年的产品计划,将撤销两款芯片的开发计划??原本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的下一代奔腾 4、Xeon芯片,取而代之的是桌上型双核芯片,以及2005或2006年推出的笔记型电脑芯片。桌上型双核芯片提前曝光,而该计划原本打算在2006年以后才可能推出。
双核CPU技术主要指在一个处理器上安装两块芯片,这样处理器的负载就能得到有效分配,性能得到提高。双核心处理器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多媒体以及家庭娱乐产品,这也将改变过去以移动和服务器市场为业务重心的市场路线。
在市场转折期英特尔公司迅速转向双内核芯片,并表示在明年结束时,英特尔将有一半的芯片配置有双内核,而这些芯片将首先用于高端产品中。
英特尔策略的转变,预示着奔腾4处理器的性能已经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英特尔大幅下调了“奔腾 4”处理器的价格,最大降幅为33%。对照英特尔以往的做法,采取降价手段即意味着该款产品行将淡出市场。看来,“奔腾 4”还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准就可能在2005年就渐无声息。
英特尔是一家“依计行事”的公司,像这样的改变并不符合常规。而出现这一超常现象的原因是英特尔面临着新的重要的市场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产品计划的修改是英特尔彻底放弃频率游戏的确定性表态。
数十年来,在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摩尔定律的指引下,英特尔一次又一次地用主频数字成就了自身的霸主地位,使主频概念在消费者中根深蒂固。然而,主频的不断提升,散热问题却日渐成为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英特尔却没有想急于解决这一问题,试图继续以技术上的权威维持市场上的垄断。英特尔改变了以不断提升主频巩固市场垄断的策略,转向以用户实际需求决定产品计划的策略路线。
此消彼长:英特尔和AMD的进与退
英特尔拥有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渠道、营销上都是密不可破。但AMD却像初生牛犊,大胆和英特尔较劲,步步紧逼。
在近几年个人电脑市场的不景气的环境中,英特尔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几年来实施了多元化战略,不但涉足桌面处理器、服务器处理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等领域,还涉足手机、掌上电脑甚至液晶电视等芯片领域。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让英特尔多线作战,难于招架,不可避免地陷入连连亏损。
英特尔发表的财报显示,去年的运营亏损为8.5亿美元。手机和PDA芯片的亏损额目前已经达到3.41亿美元左右,并且大大分散了对通用式处理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用途处理器)的注意力,造成了通用式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由原来90%下降到如今75%左右。
英特尔失去的阵地却悉数为被AMD蚕食,英特尔在战略上的失误为AMD提供了极佳的发展机会。
除英特尔原因外,AMD自身坚持不懈,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特殊的经营策略都是其能够抓住这次市场机会的原因。
《IT时代周刊》记者从北京海龙电子市场了解到,在经营上AMD采用了完全不同于英特尔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在产品方面走低价格路线,同等性能的处理器AMD比英特尔的售价低500到600元;在目标市场定位上,初期只将DIY族列为主要目标市场,主攻英特尔暂时并不十分重视的零售市场。
尽管AMD在国内市场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64位上崭露头角。然而和强大的竞争敌手相比,AMD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企业品牌形象、强大的营销推广能力、雄厚的经济实力、成熟的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和英特尔相比,AMD远远不及。只要在这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AMD在64位上的风光也将大打折扣。并且,AMD在商务电脑领域以及直销领域取得的成绩只能够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在笔记本这块市场中,AMD仅仅分得了英特尔所剩下的一点点残羹剩饭。目前许多一线厂商仍对AMD持观望态度,与AMD合作的厂家也只是一小部分产品线的合作,大部分产品线仍使用英特尔的产品,只把与AMD的合作看作是产品线的补充。而在AMD64位圈子中结盟的厂家只是将AMD看作了备用选项。
尽管一直在营销和企业形象上保持低调的AMD开始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尽管AMD从英特尔手中夺得了以往不曾有过的市场份额,但能否在64位技术上真正树立起的领导者的地位,AMD给市场制造了悬念。
此外《IT时代周刊》记者最新获悉,AMD近日也公布了将在2005年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设计的双内核芯片的计划,时间安排与英特尔公司的双内核芯片计划基本上一致。
在解决同样的散热问题面前,两个冤家又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