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年的发明专利数量,还比不上IBM一家公司。”在日前举办的上海专利20年研讨会上,上海市工商联会长任文燕如此形容上海企业在专利道路上的任重道远。
她随后又举例说明专利弱势可能带来的后果: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统计,《专利法》实施20年来,上海共申请专利119831件。
拥有核心专利已让诸多上海企业尝到了甜头。一项统计显示,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的手机专利在2002年就创下了5.3亿元的经济利益,而通用汽车的“凯越轿车”专利,去年的实施效益更是高达15亿元。
但上海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数量上,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数量遥遥领先,资料显示
IBM公司在全球拥有的专利数量超过4万件。在质量上,虽然国内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申请了很多专利,但很多都属于“边边角角”的技术。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指出,跨国公司正在利用专利获取最大利润、掌控市场。“现在,已经进入了专利诉讼的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