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首页 - 产品 - 导购 - 新闻 - 商城 - 商情 - 二手 - 厂商专区 - Internet服务 - 论坛  
  新闻首页   |   业界动态   |   通讯天地   |   企业动态  |   软件新闻
  当前日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查看全部企业动态文章
IT时代周刊网站被黑200小时始末

2005-03-09 13:17:25    阮宁 陈实

   近日,权威IT媒体《IT时代周刊》网站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长达200个小时的持续攻击。新闻媒体遭遇黑手,是肇事者恐惧真相被曝光的要挟还是蓄谋已久的恶意报复?众多业界人士和知名学者关注的同时,表达着与受害者同样的立场:新闻真相与独到观点仍将一往无前

  2005年1月27日清晨,《IT时代周刊》网站(www.ittime.com.cn)的工作人员照常更新网站的内容,这次是第72期杂志的电子版,封面文章为《2004中国IT十大争议人物》。可是令人费解的是,内容更新不到5分钟,网站便突然无法浏览,与网站使用的同一服务器邮件系统也同时瘫痪。

  网站管理人员刚开始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网络故障,然而,当查看网络日志时,一下子惊呆了:日志显示,网站每分钟收到来自各地成千上万个IP请求,垃圾数据包立刻耗尽服务器有限的带宽,网站无法访问,这是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对于DDoS攻击,美国白宫网站也曾无计可施,何况一个专营杂志的附属网站。此时网站管理人员只能心存侥幸地认为,这可能只是“网络爱好者”一时冲动的游戏,风波马上会过去。然而,错了:这次攻击持续到2月4日下午,攻击者也不是“网络爱好者”,而是具备网络攻击技术的“黑客”;他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蓄意已久”。

  坚持“真相”与“独到”是诱因

  2005年1月26日早晨,《IT时代周刊》上海新闻中心的负责人接到一个手机首号为139的电话,据负责人回忆:“这个电话相当诡异和不友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恐吓我刊,如果不速将杂志和网站上不利于他们的文章删除,他们将会采取行动,但他拒绝透露姓名和‘他们’是什么组织。”

  这个负责人由于曾经收到过类似的恐吓电话,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第2天,他们就真的采取“行动”了,而且行为还如此低级。

  在这段时间里,杂志社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线记者无法正常工作,编辑没办法正常收发邮件,只好启用公众邮箱,编辑流程受到很大影响。

  事发后,广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处、服务器托管单位和网站管理人员介入,网络安全监察处立案侦查元凶,托管单位和网站管理人员抢修网站。如今,网站一切恢复正常,杂志社仍然心存疑问:我们究竟惹了谁?

  恐吓电话打来的当天,网站内容是1月5日出版的第71期电子版;网站瘫痪时,内容是1月20日出版的第72期电子版。

  由《IT时代周刊》独家策划的两篇封面文章《2004中国信息产业十大丑闻点评》和《2004中国IT十大争议人物》,经过本刊记者详尽的调查与挖掘,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知名企业在2004年爆出的丑闻,提供了部分企业家在2004年的争议所在,还原了事实的真相,并配上犀利的点评。两期文章分别刊登在2005年1月份新编第71和72期,杂志进入市场后,引起巨大反响,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以显著地位予以转载,读者纷纷抢购杂志,致使一度脱销。

  因此,这两期杂志内容极可能是被攻击的诱因。然而,两期杂志中到底是哪一期招徕“厄运”呢?

  十大丑闻?

  本刊记者再次翻开第71期杂志,那是编辑部精心筛选的十大丑闻(黄宏生香港被拘;长虹被骗40亿货款;AMD大中华区副总裁参与芯片炒卖;华为前员工盗窃商业秘密获刑;涉嫌行贿,朗讯中国4高管下课;20亿的长城宽带债主盈门;电信竞争头破血流;搞垮托普的宋如华“人间蒸发”;电信行业腐败,多位老总被判刑;联想广告总监被抓),这些文章确实让不少涉及其中的著名企业和人物,感到尴尬和难受。

  一位来自广州移动公司并长期关注《IT时代周刊》的读者告诉本刊记者:“从选取十大丑闻的角度来说,对业界本身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况且丑闻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点评落笔犀利,这难免会刺痛一些企业或当事人,因此,网站被攻击并不意外。”

  同时,他也提到像“联想广告总监被抓;20亿的长城宽带债主盈门;AMD大中华区副总裁参与芯片炒卖”等这些极具“杀伤力”的分析点评文章可能会招致报复。

  临近春节期间,上海的媒体聚会中,大家也常提及《IT时代周刊》的这一期策划,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选题“好看但容易得罪人”。有一家知名媒体的华东负责人说:“我们都很喜欢看这样的东西,这是欧美的潮流,可是现在的情况,做这样的东西很容易遇到问题。”

  十大争议人物?

  继“十大丑闻”之后,《IT时代周刊》紧接着推出了“十大争议人物”。在第72期,十大争议人物粉墨登场:万明坚是特立独行,还是权高盖主;杨元庆是PC蜜糖,还是毒药;倪润峰是长虹英雄,还是历史罪人;张书恒是文化差异,还是价值偏离;任正非是维权斗士,还是冷血家长;郎咸平是学术良心,还是清谈误国;雷军是贱卖,还是高卖;何经华是业绩不佳,还是有责无权;郑坚江是维权,还是炒作;李武强是扶持国产软件,还是保护落后。

  2004年中国IT界的悲欢离合属于他们,《IT时代周刊》以评判者的身份,用如实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述了10大人物的矛盾冲突,个中评论更是辛辣独到。这些业界的精英人物,都是有素质和名气的人,很难想象他们会冒着毁誉的风险,以小人的手段去攻击一家说真话的媒体网站。

【责编: 蛛蛛】
 
评论】 【收藏】 【订阅新闻邮件】 【推荐】 【  】 【打印】 【关闭】 【至顶
 相关文章
  • IT时代周刊网站遭黑客攻击 挖掘丑闻是诱因

  •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发表
    电子邮件: 把回帖email给我
    标题:

    注意事项

     1.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
     2.禁止利用本论坛发表危害国家或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
     3.本论坛保留删除违规留言权利
     4.本栏目中的言论若违反规定而受到法律追究者,责任自负,与本网站无关
  • 消息称百度进入上市缄默期 10月前登陆纳市
  • 传雅虎中国掌门周鸿祎已离职 正办离职手续
  • 雅虎公司迎来10年华诞 费罗称面临很严峻的竞争
  • 51job再遭起诉 美10余家律师事务所加入诉讼
  • Google推出电影剪辑搜索服务 开发娱乐服务市场
  • 中国资本将售9.1%空中网股份 已交股东批准
  • 戴尔遭遇集体诉讼 被指控销售行为存在欺诈
  • 查询: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客户服务 | 新闻邮件 |
    (C)2003-2004 MyPrice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