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希望在美国上市以进入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到目前为止,今年在美国上市的海外企业数量已经达到去年的五倍。Texas A&M大学助理教授特维斯-科托(Trevis Certo)表示:“海外企业在美国上市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投资者,同时还可以增加新的客户。”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Dealogic公布的数据,在2000年的科技经济泡沫时期,有84家国际企业在美国上市,总融资额达到了400亿美元。然而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内急剧下滑,2001年仅有9家国际企业在美国上市,总融资额为76亿美元;2002年有3家国际企业在美国上市,总融资额25亿美元;2003年也仅有5家国际企业在美国上市,总融资额49亿美元;这一局面到今年才彻底扭转,到目前为止已有25家国外企业在美国上市,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和以色列,总融资额达到了90亿美元。
今年在美国上市的国外股票在股市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中芯国际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3月上市后融资额达到18亿美元。不过按照美国东部时间10月14日的收盘价,中芯国际的股价已经较发行价下跌了37.3%。在同一时期,费城半导体指数(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也下滑了21.5%。
另一方面,同样来自中国的盛大网络今年5月上市后股价却一路飙升,该公司股票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4日收盘于29.96美元,几乎达到了发行价11美元的3倍。最近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是金融界,该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在纳斯达克股市正式挂牌交易,股价曾一路攀升至15.99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23%,不过当日最终收盘于11.70美元,较发行价下跌了10%。此外,以色列的GuruNet公司和中国香港的和记电讯国际也于上周正式在美国上市。
近年来,美国投资者对于国际企业,特别是中国公司的热情很高。例如,2003年上市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挂牌交易首日股价便上涨了27%,而到2003年底更是上涨了75%。不过今年4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进而导致该公司股价大跌。IPO(首次公开招股)跟踪公司Current Offerings的创始人汤姆-塔利(Tom Taulli)表示:“对于在美国上市的国外企业而言,如何遵守美国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今年第四季度,美国股市将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加入。西班牙的Telvent GIT SA、以色列的Shopping.com以及中国的e龙都将于本月底在美国上市。(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