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从一出现就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之一,在众多传媒的追捧下,协调小组似乎成为拯救中国互联网于垃圾邮件危难之中的救世主。而记者近日收到的一些投诉材料却显示,协调小组制度由于存在种种弊端,已大大降低了其“封杀”(官方说法是“过滤”)垃圾邮件的效率,甚至可能违背了协调小组成立的初衷。
从不少被封杀的接入商和邮件商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会员制度、封杀警告机制和封杀效果。这些问题也是一段时间来网民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组织松散的协调小组只是一张“虎皮”,在这张虎皮下隐藏着方方面面的利益:有人求名得名,有人求利得利,有人求安得安……而这些情况,协调小组的倡立者和事实管理者互联网协会也许并不知情。
一、会员有没有特权?
会员制度是引起一些被封杀的服务商不满的起点。他们这样问:我们偶尔发出一些垃圾邮件就被封了,那么那些大邮件商发出那么多垃圾邮件为什么没有事儿?是不是因为他们是会员?会员到底享受何种优惠?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是什么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加入到这个非营利的组织中来?除了行业自律的自觉之外。事实上,记者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即协调小组是一种“大个儿圆桌会议”,先加入的成员,个子大的成员通过这样的会议,联手对其它未加入的服务商做出裁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要从协调小组的工作流程说起。
协调小组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举报垃圾邮件发送者——积累到一定数量——列入警告预选名单——开成员大会(定期)研究——通过警告名单——予以公布——予以封杀(如果被警告方不配合)或解除警告(如果被警告方有改正措施)。这个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成员大会。记者了解到,在成员大会上,要决定对一个IP地址的警告,需要全体会员一致“举手表决”通过才行——这样一来,会员的IP地址肯定不会被封杀,因为谁也不会封杀自己。
反过来说就是,要想不被封杀或者不继续被封杀,那加入协调小组是一个省心省力的捷径。
曾经有某个北京地区知名宽带服务接入商的一个IP地址段被警告,该公司随后加入了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立之初有27家成员单位,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9家,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中。
另外的一种也许与此相关的说法是,协调小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组织”,很多成员除了关闭自身系统的转发功能,就是每隔几个月去联席会议上举举手而已。当然,举手也不是人人有份,这还是“有全国影响力”的全国性会员才享有的,那些省级会员就基本上只有看看通知的份儿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以“自律”为守则的组织很难对其成员做出有效的约束。事实上,在很多邮件服务提供商的公司内部,谁在负责与协调小组联系往往是很少有人知道。也许这些成员单位并不认真把成员单位当作一种责任,加入这个组织对他们更多意味的可能是一种保险和宣传。
但互联网协会秘书处王晓初处长坚决否认了这种指责,他说这里面没有任何“黑箱操作”。他说,两次警告部分IP地址的行动都是公开的,一方面要求与会成员必须当时表决,当时签字,不存在背后公关的可能,这有在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拍摄为证。另一方面,即使拿到会上讨论的地址真是成员拥有的,“他们(指这些成员)也会举手同意封杀自己”,“因为他们要考虑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利益”,同时,“警告过也不是就封掉,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会员回去改正了就可以了么。”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王晓初反问,“263的地址我们没封过?中国电信的地址我们没封过?”
查阅2003年8月的新闻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263大呼冤枉 称已经警告过发送垃圾邮件用户》,文章中提到:中国互联网协会首次将发送或转发垃圾邮件的国内外邮件服务器对外公布。“黑名单”中赫然出现了263网络集团等身为协会会员的国内知名邮件服务器商的名字,引起业内广泛关注。263网络集团公关部经理谭晓青向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内查出了发送垃圾邮件的两个动态IP,并向其用户发出警告。
谭晓青表示,“接入商都会面临某些用户利用动态IP不容易被查的特性,发送垃圾邮件的问题。”谭晓青谈到此次263“上榜”,觉得确实有点“冤”,“因为此次黑名单发布正好处于263对用户提出警告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还说,“接入商都会有一套监测体系,群发超过50封,就会被监测。但是,要想界定其是否是垃圾邮件并不容易。即便是界定了,还要先向用户发出警告,不改者才会被封掉IP。”采访中谭晓青表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黑名单”的形式对于垃圾邮件的泛滥还是有一定遏制作用,“这能督促运营商重视对垃圾邮件的治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收费,来自互联网协会官方的说法是,加入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目前是完全免费的,但同时“最好”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而互联网协会的会费,对事业单位是300元,对企业单位则是1200元。目前互联网协会的会员总数不到300个,即使全按照企业单位标准收费,总数也不过区区几十万,远远不够支付互联网协会的开支。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互联网协会不会指望靠会费来盈利,当然,不盈利不能说明一切。
记者了解到,加入这个组织的前提是现有全部成员要同意。在这样的制度下,另外一种弊端形成了——某国内排名靠前的邮件服务提供商因为其竞争对手的故意排挤而被这个协调小组拒之门外。
尽管在互联网协会的官方文件中并没有找到那家公司的名字,但采访中,那家邮件服务提供商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称自己已经加入了协调小组。
二、封杀是不是儿戏?
在协调小组的工作流程中,另一项被人质疑的就是其封杀机制,也就是说凭什么确定封杀哪些地址?记者了解到,这种机制的关键弊端在于操作过于草率。
协调小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针对一个IP地址的接受投诉信件超过50封,他们就会把这个地址列入“黑名单”等待成员大会决定。如果成员单位不提出异议,这项警告就会被通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不会通知该IP地址的经营者或所有人。对此,该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如果地址是会员单位的,我们会将举报信件转交他们处理,如果是非会员单位的,我们找不到人,只能不联系了”。她同时表示,亦无法对这些地址进行检测及核实,因为“数据量太多,检测太难了”。
“这是一种滥杀‘无辜’的机制!”某被封杀的服务商愤慨地对记者说。而且,这种滥杀对非会员来说,几乎很少有申诉的机会。当然,另一些被封杀的服务商感觉就没有这么强烈,他们暗示说,只要“态度好”,被警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依然回到流程上来,在警告之后,如果对方不与协调小组联系,则直接封杀;若对方有“悔改”之意,协调小组就将其从警告名单中除名——在此之后,一般一个月内会再跟踪这个地址,如果这个地址不再有新的举报发生,就彻底将其排除。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从监控技术方面监督该IP地址难度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对封杀信息反应快的、认错态度好的服务商获得了继续存在的机会,另外一些没有注意这些信息的服务商被封杀。再要解除封杀仍需要“与协调小组沟通”。
封与不封,解与不解,与发送垃圾邮件的多少无关,也与他们是否真正改正无关。
王晓初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发送垃圾邮件的服务商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自己确实发了,就先把自己的问题改正好,而不是去指责别人。另一位互联网协会的工作人员这样回答记者,“且不说能不能通知到的问题,他们当初发垃圾邮件也没事先通知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