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编辑的一位朋友最近向编辑表示,他购买的一台优派G72f+显示器,标称125MHz带宽,72kHz行频,但无论如何设置都上不了更高的刷新频率,只能和普通标称110MHz带宽的显示器相当,也就是在1024×768分辨率下达到85Hz的刷新频率。他问编辑,这是怎么回事……
●溯CRT选购窍门之源
显示器是PC“大件”,不能草率
购买CRT显示器的同时,我们会接触到视频带宽这个性能参数,除了显示器的显象管类型、尺寸、点距等性能以外,视频带宽通常,作为我们辨别显示器档次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
●市场现状,背道而驰
就一般情况而言,视频带宽值越高,即其性能愈优越,反之,则劣。但是,我们却发现,如今市场中不同的显示器厂商,在标识其产品视频带宽参数的时候,各自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大不相同,本来就这一数值,也无所谓法律效益上的明文规定,因此如今的视频带宽值已经无法再一如既往地,成为衡量显示器品质的标尺了,并且这一参考途径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JS钻空子。
●何谓显示器的视频带宽
视频带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参数
所谓视频带宽,指的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电路的频视频带宽度,一个电路的带宽实际上是反映该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理论上带宽越宽,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最终能达到的视频刷新率也就越高。
●视频带宽和刷新率没有必然联系
用户关注视频带宽,主要是希望能得到较高的刷新率。比如一台203MHz视频带宽的17寸显示器一般可以提供1024x768分辨率下100Hz的刷新率,而110MHz视频带宽的则只能提供85Hz的刷新率。那么如何通过视频带宽来计算刷新率呢?
理论上这个计算公式是
公式一:理论视频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刷新率
但实际上,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图像边缘的信号衰减,保持图像四周清晰,电子枪的实际扫描范围是要大于分辨率尺寸的,在水平方向通常要大25%左右,垂直方向要大4-8%左右。这也就是所谓的过扫描系数。
所以,要在一定分辨率下达到一定的刷新率,实际所需要的视频带宽是要大于理论公式的那个视频带宽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过扫描系数加进这个公式里去,即:
公式二:实际视频带宽=(水平分辨率×1.25)×(垂直分辨率×1.04~1.08)×刷新率
但是目前似乎还没有任何一条规定,约束显示器厂商去如何严格定义过扫描系数的值,而且这个系数也会因为显示器的设计,做工不同而有区别。所以过扫描系数的难以统一,就是造成目前显示器视频带宽标称值无法成为衡量其刷新率的主要原因。
试想,假如某厂商对视频带宽的理解是“实际视频带宽”,那么他们会将过扫描系数算进视频带宽范围内,那么显示器的最终视频带宽标称数值就自然变高了,但其实这时刷新率仍然保持原样,并没有任何变化;而其他某家厂商,对视频带宽的理解可能是“理论视频带宽”,他们会不取过扫描系数值,或者将系数值取得较低一些,那么得到的标称视频带宽值相对地就要低一些了。但实际上无论厂商如何“理解”,我们能得到的刷新率却往往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视频带宽这个参数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可以说根本就是“算”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而具体是如何计算出视频带宽参数的,恐怕只有厂商自己才知道。所以,我们会看到一台1024×768分辨率下可以上85Hz刷新率的显示器,有可能标出103MHz视频带宽,也有可能标出110MHz视频带宽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