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宽带覆盖问题上,中国已经处于严重落后的地步。”北邮教授阚凯力的“炮轰”并不是耸人听闻。在等待许久之后,最近终于听到了一点破冰之音―――国内无线城市计划终于启动。
上海市嘉定区称,该区正在建设“中国大陆第一个无线城市”,采用Wi-Fi与WiMAX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试点已经启动。布网完成后,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不再需要连接网线就可以实现联网;无线宽带信号也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房间或是一栋楼里,而是像手机信号那样,覆盖整个嘉定城。
令人疑惑的是,这一计划背后的主导服务方并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基础电信运营商,而是由接入服务企业(ISP)进行布网和运行。据悉,在列入无线城市计划的六个城市中,基础电信运营商均未参与。
号称“国之栋梁”的国有电信大企业,居然出局如此重要的国计民生大工程,真是令人惊诧。来自内部的消息称,不是不给基础电信运营商做,而是他们不愿意做,因此,各地政府才只好各自发动ISP,自搞一套网络。
基础运营商对无线城市网络不积极,其实并不特别令人难以理解。基础运营商一向是“相时而动”―――当年小灵通从打“擦边球”起家,发展到9000万用户规模;3G未有上马,但运营商在重点城市几年前就建起了WCDMA基站,可见“趋利”本能的强大动力。惟WiMAX布网愿意拱手相让,显然是“弃用”而非“割爱”。
客观而言,WiMAX设备性能不稳定,终端品种少价格低,且无专用频谱资源,“WiMAX与TD-SCDMA共同占有TDD频段,存在竞争关系,TD红得发紫,WiMAX市场前景不明朗,自然没有动力去做”,有运营商人士如是表示。
但更重要一点在于,由于两大宽带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事实上形成了寡头垄断态势,显然没有动力去主动引入新技术和新网络。历史和现实的诸多例子证明了,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状况下,新技术的应用才会有充足的动力,而在目前宽带垄断局面下,基础运营商考虑的是如何让已经投入网络的成本最大限度地产生收益,而不是用户的感受,如果不从用户感受出发,以提高用户感受和收益为目标的新技术自然就得不到应用。
无线宽带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成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刺激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手段。但基础电信运营商迟迟不愿全力参与推进,已经说明目前垄断的电信运营格局,不仅对中国电信业技术进步有所影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需要政府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