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打造手机产业强国

作者:caidp 2007-04-17 12:58:41 出处:资料来源:MypriceIT价格网

      2007年4月12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在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下,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在深圳市举办“2007年全国手机生产企业产销座谈会暨手机产业发展论坛”。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国家发改委员会高新技术司、商务部机电司以及深圳市贸易工业局等领导和行业专家出席了会议,并与手机上下游企业瑞萨科技、诺基亚、联想移动、爱立信、比克等手机产业链的企业代表共300余人畅谈手机产业的发展。本次论坛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手机产业强国”为主题,在探讨产业现状与特点的同时,对手机产业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剖析。

 

产业快速发展 集群促进融合创新

中国手机产能快速增长

      自2002年以来,全球手机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逐年增强,国内手机产量连创新高。手机产量复合增长率达35.4%,中国手机产量接近全球产量的50%。2006年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实施核准制的第二年,制度性的变革以及移动通信行业本身积极的变化为市场重新注入活力,在3G时代前夜中国手机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06年中国手机产量增长幅度达到45.7%。

      手机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也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大量与手机生产相关的配套产业落地中国。

3G应用推动新一轮竞争

      2007年3G将开始正式步入应用阶段,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大变化也势必影响手机产业链的发展。

      首先,3G整个产业孕育着一个规模达到上千亿的巨大市场,在三种制式的手机终端制造上,手机厂商面对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在TD-SCDMA领域,所以厂商都同时经历了研发、测试和友好用户应用的阶段,在技术累积和市场发展时机上,所有厂商都处于同一水平上。随着整个3G终端市场的启动,现有的厂商竞争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其次,3G多媒体业务的应用也将带动新的模式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以及手机终端商将从手机终端开始入手,设计制造更加贴合于移动数据业务,从而打造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

      同时,在3G的带动下,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将向基础产业方向发展,而银行、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会参与到移动通信的业务提供商中来,整个产业链将在长度和宽度上都有所增加,将逐渐发展成丰富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促进融合与创新

      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更多的厂商开始选择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为原则的商业运作模式,合作是新的市场形势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合作,进一步强化产业的集群效应,是提升国内手机产业链价值的有效手段。

      随着手机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激烈的价格战促使手机外观和功能的创新成为手机厂商不可或缺的利器。而手机的创新需要整个手机产业链上技术、设计、方案、生产的互动和协作,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成为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的一种必然要求。从厂商角度来看,多数的手机厂商已经从单一产品竞争开始谋求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日前,瑞萨科技与诺基亚签订合作协议,瑞萨SH-Mobile应用处理器将支持S60第三版软件,该软件运行于Symbian OS上。本次合作可以为高档智能电话提供先进的多媒体功能,是S60产品一次有意义的升级。产业链的融合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大幅提高,扩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会有更多的手机厂商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集合相关环节的力量,获取协同效益,共同推动和发展手机市场。

 

市场竞争升级 结构差异引领未来发展

终端市场销量突破一亿

      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数达到4.61亿户,比上年增长17.2%,进一步奠定了全球最大手机用户国家的地位。2006年运营商优惠的资费政策和手机厂商低端产品扩张策略更进一步挖掘低端新增用户;细分市场深化、升级功能产品以及新一轮换机高峰的来临推动换机用户快速增长,这些有利因素促进2006年中国手机销量持续增长。随着手机厂商开始加强在三、四级的渠道建设,在这些城市的手机终端产品日渐丰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伴随着移动运营商种种优惠套餐的出台,使得手机普及率继续提升。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突破1亿部,达到11933.6万部,销售额1680.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5.5%和27.7%(见图1)。

                                      2001-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 设计功能竞争引领市场发展

      手机产品功能性特征使手机3C融合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手机产品时尚化特征使手机外形设计更加重要,功能性和时尚化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多样化的产品竞争结构。目前,超薄和滑盖仍是手机时尚化设计的主线。设计是令产品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提升品牌,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提升销量和利润。音乐手机快速增长,带来手机存储变革。2006年音乐手机销量占有率已接近50%的份额。音乐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手机许多外围扩展功能的变革,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手机自带内存的扩容和可扩展内存手机的增加。数据显示,内存可扩展手机的销量份额,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不到3%,成长到了2006年的30%以上,增长了整整约10倍。

      拍照手机经历了2004年、2005年两年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2006年开始放缓,拍照手机销量份额稳定在70%的临界点。得益于手机照像模块技术快速发展和成本下降,百万像素手机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目前市场上百万像素手机已超出300款,200万像素手机也接近百款,甚至500万像素手机也已上市,因而百万及百万以上像素手机一改2005年的缓慢发展态势,2006年市场份额已达到28.7%。

未来市场规模增长强劲

      随着运营商资费政策调整和对中低端尤其是超低端手机定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手机新增消费还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多媒体手机各细分市场的深入发展以及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得换机用户规模逐年放大;同时,随着手机核准制顺利实施和3G网络升级在中国有序进行,制度性的变革以及移动通信行业本身积极的变化也为市场重新注入活力。赛迪顾问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手机市场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至2010年,手机销售规模将突破2亿部。

                                       2007-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及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战略相持阶段已然到来,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必将升级,围绕市场份额争夺的竞争将更加多样化,表现在对盈利能力的追求和差异化竞争能力的提升,比如通过优化上游供应链、渠道精简调整以及合理库存控制来追求盈利能力。在差异化竞争上,中、小厂商在红海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走出一条独特差异化竞争的路子,也许在大规模制造销售的产业背景下,利用产业链的成熟度展开小规模差异化竞争也是厂商一种生存状态。

 

产业投资机会 应用推动未来发展

 

   新技术带来新机遇 多媒体触发产业变革

      每次手机功能的增加都伴随着整个手机产业链的变化。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更多多媒体功能的应用,要求手机的应用处理器部分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高端手机会应用到ARM11级别的处理器。多媒体功能和游戏功能的增加,对手机的图像显示和分辩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形加速会大量应用2D加速,并有一些高端手机逐渐应用3D加速。照相功能仍会大量应用到手机上,但摄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将以130万像素为主流,高端产品会配置200万像素以上的照相头。音乐手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中的MP4手机更会快速发展,因而可有效支持视频拍摄和播放,支持MPEG4等编解码能力将成为手机的新亮点。手机功能增多,对手机的存储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存储容量大幅增加,1英寸及以下尺寸的微型硬盘可被应用到特定机型中,以大幅度扩展存储空间。

      现有产业环节将有所变革的同时,新的企业将不断参与进来。智能手机的商务办公处理能力吸引更多的第三方软件参与手机产业中;手机摄像头的嵌入又将精于摄像技术的相机制造厂商纳入手机产业;音乐播放更吸引整个数字音乐产业参与到手机产业中来。进入3G时代,伴随着通信网络的升级,手机终端产品也需要具备更多的功能。以手机电视为例,作为三网融合的标志性产物,手机终端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达到手机电视的应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吸引更多熟悉移动电视传输的专业软硬件厂商参与到手机电视终端的生产中,进而带来手机产业链的变化。

      随着手机多媒体娱乐功能的增多,手机产业链势必在宽度上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增加上下游的配合环节。

芯片市场呈上升态势

      应用需求逐步提高未来几年,3G的应用将成为带动手机芯片增长的有利因素,3G手机对芯片的需求也将主导手机芯片的发展,因此未来多媒体芯片的市场地位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芯片厂商与其他厂商的合作也将逐渐加深。2007年初,NTT DoCoMo、瑞萨科技、富士通、三菱电机、夏普和索爱计划共同开发支持HSDPA/W-CDMA(3G)和GSM/GPRS/EDGE(2G)双模手机的新一代移动电话平台。

      未来手机的应用将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更高要求。多模式设备不仅有语音功能,更要求具备一定比重的数据功能。在对功耗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全新的或者技术更加先进的电源管理方法。

      在芯片解决方案方面,目前很多基带厂商都推出或者准备推出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提高芯片的集成度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半导体厂商努力的做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功能,因此将一些多媒体应用功能集成到基带、应用处理器中是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基带集成多媒体功能的同时,手机半导体存储器也将向低成本、低功耗、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3G应用成为发展点 运营商影响逐步加强

      2007年3G将开始正式步入应用阶段,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大变化也势必影响手机产业链的发展。首先,3G整个产业孕育着一个规模达到上千亿的巨大市场,在三种制式的手机终端制造上,手机厂商面对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在TD-SCDMA领域,所有厂商都同时经历了研发、测试和友好用户商用的阶段,在技术累积和市场发展时机上各厂商都处于同一水平上。随着整个3G终端市场的启动,现有的厂商竞争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其次,3G多媒体业务的应用也将带动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以及手机终端商将从手机终端开始入手,设计制造更加贴合于移动数据业务,从而打造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在3G的带动下,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将向基础产业方向发展,而银行、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会参与到移动通信的业务提供商中来,整个产业链将在长度和宽度上都有所增加,将逐渐发展成丰富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进入3G时代后,整个产业链将以3G业务为中心,运营商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移动运营商不仅需要从纵向延长产业合作的链条,还需要从横向拓展产业合作的领域,进一步完善和重构产业价值链,充分调动产业链中各方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供优质的3G服务。